人社部推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就建筑业而言,非常及时。《提升计划》提出,要集中整合有关政策和资源,形成合力,针对群体和时代特点,开展大规模、多层次、高质量、有保障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提升计划》为建筑业所涉及的相关政府、企业、市场齐心协力加强对职工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强大的依据。
众所周知,建筑业青年技工人才普遍缺乏,建筑业产业工人“后继无人”的局面,非常严峻。由于社会地位不高,以及流动性强,劳动强度高,作息时间特别是节假日休息难以保证等行业特点,建筑业这份职业,较难吸引年轻人。但每年各地的城乡建设,以及水利、交通、航空等交通基础及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量,依然十分庞大,特别是适应高、新、精技术与装备,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并具备作业能力的高中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正因如此,加快建筑业技工队伍的梯型结构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建筑业“高级蓝领”队伍已是业界共识,十分迫切。
其实,住建部等建设主管部门曾多次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特别是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过不少意见,颁布了系列具体政策。中国建筑业协会等组织的各种技能大赛也开展得比较普遍,为青年技工的培养提供了舞台。去年12月,住建部还颁文,要求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事实上,各地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湖南省在去年4月颁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建筑业人才培训百千万工程”,即从2018年起,分四年,每年培训一百名建筑业企业职业经理人和一百名建筑师、一千名项目经理、十万名技术工人。并提出全面实施建筑业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鼓励和支持中大型企业、职业院校以及行业协会建立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建筑工人技能评价工作。制定出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和技能工人基本配备标准,及时发布各个技能等级和工种的人工成本信息,引导建筑业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技能岗位倾斜。根据《实施意见》,将改革建筑用工制度,鼓励建筑业企业培养和吸收一定数量自有技术工人。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以专业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研究支持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对此,笔者认为,加快培养青年建筑技工人才,在已有探索基础上,还须细化措施。首先,要主动出击,深入院校等青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消除偏见,加大引导力度,宣传建筑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及贡献,强化技能在产业、企业中地位的认识,强化技术改变世界这一重要理念;其次要细化政策,依靠法规、经济手段等培养和吸引青年技术人才,切实保障并提高他们的利益和权益,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再次,要以专业建筑工人为主要载体,重新研究制定支持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专业作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制定、完善电工、瓦工、木工、水暖工等定级考核及相应的晋升机制。不同地区也要颁布不同级别相应薪酬指导价信息,倡导优级优价。此外,必须坚持企业培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制定建设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需要强调的是,单纯指望部分企业、部分地区零敲碎打地组建青年技能队伍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业管理和发展的高度,细化政策及系列配套措施;众多大中型建筑企业投入;教育、培训市场积极参与,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后继乏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