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第一视点

发改委发布指导意见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基础设施一体化力促新一轮都市圈崛起

都市圈经济正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并形成了大都市圈,进而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从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举措,旨在加快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什么是都市圈?《意见》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现在中心大城市的发展比较快,辐射范围早已经超过了自身的行政边界,在行政区划调整比较发杂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都市圈,可以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把周边地区也纳入到中心城市一起发展,包括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统筹考虑,相当于中心大城市的延伸和扩大,让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实现共赢。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快打造都市圈。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将启动。据媒体报道,上海已经就《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苏浙两省的修改完善意见。同时,上海还商请共同成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组织协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审查和实施,并参与编制过程中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决策。 南京市政府本月初印发了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一体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 安徽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今年将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推动合肥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 大都市圈也叫大都市区。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吉林省日前也公布《长春经济圈规划》,覆盖省内35个县市区,整体规划产业布局。浙江提出全省要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7个主要都市圈的人口规模约占总人口的58%,经济规模约占经济总量的77%。但是都市圈发展不均衡,上海、杭州、南京等都市圈发育程度高,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地区的都市圈范围普遍较小,发育程度低,发展动力较弱。 对此,《意见》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下转第2版)

2019-02-25 综合报道 发改委发布指导意见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66.html 1 3 基础设施一体化力促新一轮都市圈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