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材与装饰

木门行业的转型之痛

——由沈阳天河木业被迫卖厂引发的思考

去年以来,木门行业的日子有些艰难。继博亮木门在全国撤店,陷入倒闭危机之后,前不久一家拥有23年历史的木门老企业——沈阳天河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河木业)因资金压力也被迫转卖工厂。这两家老企业都曾是从木门向整木定制转型的领军者,接连受挫不仅暴露出转型之痛,而且折射出木门行业的深度洗牌已然来临。 据悉,天河木业创建于1995年,下设沈阳天河木业有限公司、家具分厂、木门二分厂、北京分厂等七家企业,是中国木门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楼梯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木门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产品涵盖木门、楼梯、集成家居三大品类。据透露,之所以要转卖工厂,原因有四:第一,政府把土地押给银行了,拿不到工厂的土地证;第二,动迁的土地款没赔偿;第三,中途建设超支;第四,借出去的一部分钱没收回来。这四点原因最终导致天河木业资金链断裂。转卖工厂,无疑是天河木业为了生存而施出的孤注一掷的险招。 天河木业转卖工厂,加上之前不久具有2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博亮木门突然全国撤店事件,引发行业震动,业内人士纷纷感慨:“产品不创新,营销跟不上”“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一个全国撤店,站到倒闭的边缘;一个被迫转卖工厂,面临退出木门市场。博亮木门与天河木业,都曾在木门向整木定制转型之路上坎坷前行,曾经颇有建树,又历经转型之痛。据悉,博亮木门从2014年开始做整木定制,2017年开始出现经营性亏损,2018年亏损进一步扩大,为了止损不得不选择全国撤店。天河木业从2008年就开始转型整木定制,10年执著追求,在做了关闭木门店、专注整木定制,以及加大投资、增添设备等一系列准备后却依然没能走得更远。 “天河资金不足,整木定制的生产系统做得不够流畅,所以生产受阻,再加上政府的干预等多方面原因,产品出不来。”一位了解天河木业的资深整木企业人士透露,其实做整木定制和做木门完全是两码事,光想着像做木门一样投入资金是不行的,做出来的产品也没有市场。 事实上,在木门行业,转型做整木定制的岂止博亮木门和天河木业两家。卡尔·凯旋算是起步早、又有所收获的品牌,董事长王向东依然小心翼翼地表示是在“摸着石子过河”;楷模木门打出了楷模定制的品牌,但总经理孙保英表示主体业务仍是木门;伯艺木门总经理王显、福满门董事长王瑞津,尽管都在整木定制方面成效显著,但依然把自己定位为木门企业。众多木门企业都在一股脑儿转型整木定制,最终能成功的显然屈指可数。 博亮木门面临倒闭、天河木业面临退出市场,给家居行业敲响了警钟。震惊之余,人们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木门行业真正的深度洗牌开始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博亮木门、天河木业相继离场之后,那些盲目转型、扩张的木门品牌也会迎来越来越不好过的日子,每个品牌在衰败之前都会有预兆,在环保风暴来临之际,不提升产品质量、不改善经营管理、不提升服务体验,必将被市场所抛弃。 “几年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由于环保的压力、企业投入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品牌发展压力很大。”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窗专委会会长张国林认为,这种洗牌对于行业而言反倒是一种好事,“低劣、弱小的作坊不倒下去,大的企业就发展不起来,只有那些小作坊逐步退出市场,才能让行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木门行业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在家居行业中的占有率不会萎缩,市场前景是光明的。”

2019-02-25 ——由沈阳天河木业被迫卖厂引发的思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86.html 1 3 木门行业的转型之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