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慢慢地探索,紧紧地跟随,哪怕一路障碍重重,这路、这道必被征服,崎岖过后,终将展翅飞翔!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云南富广高速公路8标项目,23岁的他就在那里,目光望去,都是对家乡、父母、大学时光的思念。 还是那辆列车,送走了匆匆过客,开往重庆交建集团经营开发部,27岁的他就在那里,目光望去,依稀浮现着无数加班夜晚与部门小伙伴们一起奋斗的场景。那是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啊。可列车短暂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 当时光折射出达陕高速公路的艰辛和南道高速公路TJ1项目的凯旋,32岁的他就在那里,目光望去,勾勒出自己而立之年对事业的不懈坚持。 当岁月不舍悄悄转身,青春洋溢的英俊小伙已成胡子拉碴的中年汉子,35岁的他就在那里,现任重庆交建集团桥梁工程分公司项目副经理、奋战在湖南省古丈县罗凤公路项目上的一线党员曾潇。 ——大伙眼中的“敬业人” 2016年2月,湖南古丈S313罗依溪至凤滩公路一期工程项目部组建成立,曾潇赴湖南古丈开始了一段艰辛、成长、矛盾、收获之旅。罗凤公路项目位于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自治州。受客观地理条件的影响,几个村寨不通公路,出行只能靠船运,当地的村民很少接触外来事物。施工单位进场伊始,当地村民对施工单位怀着抵触的情绪,彪悍的民风和对施工单位的抵触开始让项目部很是头疼,但是经过长期的接触,员工们发现其实当地村民并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村民之所以抵触是因为搞工程建设要毁掉他们世代居住的住房和赖以生存的仅有的耕地,村民担心的是自己和后代的生活状况不能得到满足。曾潇与项目部团队配合业主单位在沿线各地迅速摸排住户情况,查看住户是否需要搬迁,若需搬迁,搬迁到什么地方尽力满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注意扬尘、污水、噪音等细节问题;同时根据项目施工所处环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提供智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做一些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通过业主单位与项目部的积极行动,使项目施工外部环境有了一定改观。 ——同事眼中的“务实人” 2018年,是报娅大桥施工的关键一年。报娅大桥为罗凤公路控制性工程,主跨桥墩采用筑岛施工方案。由于前期施工方案变更及征迁工作困难,导致施工工期滞后一年半。任务紧、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为了尽快减少工期损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年的施工目标,集团领导也在实地调查和了解项目情况后,对罗凤公路的推进给予全力支持,为确保完成施工任务打下一针“强心剂”。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项目部领导班子就进一步加强预防浇筑过程中不可预见问题进行了现场探讨,并对施工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了详细布置和安排。曾潇与项目团队调查研究在现场、发现并解决问题在现场、提高管理在现场、协调监督在现场,竭尽全力让罗凤公路统筹推进,为分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职工眼中的“较真人” 材料价格直接关系工程盈亏。当项目所需各种材料价格开始陆续上涨后,曾潇与项目部更加严格控制所用材料的采购和管理,严格按照集团设备物资管理办法执行,每次都要进行事先调查、货比三家,进行合格分供方评审,最后选定质优价廉的供货单位报集团审批。在逐一询价谈判中,两家外地水泥厂对52.5袋装水泥的报价价格都高。其实物资部门之前已做好市场调查,曾潇对水泥厂商表示:“湖南省的水泥出厂价格不会有太大差别,相当于我们只是对运输成本进行协商。常德市石门货运站、衡阳市北站都可以通过火车运输直接到达项目部附近的恒丰储运中心。”水泥厂商都认同了他的观点,表示回去测算后再下一次报价。曾潇始终将项目部的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压缩采购成本,切实做好比质比价工作,从不以牺牲项目部利益为代价赢得个人利益。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党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项目部、分公司和集团利益。 ——我们眼中的“爱心人” 爱心捐助,情暖童心。项目施工所在地罗依溪九年制学校地理位置相对闭塞,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学校大部分学生为贫困学生,很多学生连双运动鞋都没有。罗凤公路项目部班子成员自费为几十个孩子购买了球衣、球鞋等装备,并联系集团工会为该校组织了“爱心捐助,情暖童心”活动,2016年10月14日,为该校贫困生捐赠了体育用品、书籍、过冬衣物等共计1万多元的物资,祝愿学生们通过学习努力进步。 2017年年底,项目部有一名资料员不慎摔伤,曾潇立马将其送至吉首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得知该员工尾椎骨断裂需卧床3个月后,嘱咐她安心养伤、排除顾虑,待伤情痊愈后再回岗位,让伤者感到心里温暖,也彰显了项目部的人文关怀。事发后,在项目部安全例会上,他再次强调,“安全”是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遍布于项目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证项目效益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稳定。 罗凤公路的推进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曾潇真挚地说道:“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同事们都是背井离乡,更需要一个温暖的集体,我时常情绪化对大家的关心太少,今后项目部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冲破各部门之间壁垒,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冬去春来,在广袤的西南大地,曾潇追随着梦想,不忘初心,不负芳华……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就好比一个舞台,他在项目部施工管理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10年,把青春、汗水、精力都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工作中,无怨无悔,展现了一名一线党员的高尚品质,为员工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