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副刊

莫斯科的建筑

夏末,站在列宁山上俯瞰莫斯科,满目翠绿簇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尽收眼底。莫斯科河波光闪烁,宛如洁白的玉带,轻盈地穿城而过。河的两岸绿树环抱建筑,建筑依偎绿荫,一幢幢或古典或现代的建筑,聚了散,散了聚地向外极目延伸……莫斯科,果真是一座传说中的森林城市。

在欧洲人的眼里,俄罗斯被视为非正统的欧洲国家。因此,欧洲人自然不认为俄国人是自己的同类。而对我们普通的中国人来讲,大概是囿于近现代历史的缘故,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却也心怀复杂情感。尽管这对于地跨欧亚的俄罗斯来讲,虽然有些尴尬,但丝毫没有影响俄罗斯是世人公认的多姿多彩的国度,而它的文学、绘画、音乐艺术,乃至马戏更是蜚声世界,享誉四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和超级大国,可谓不可一世,风光无限。也就是那一时期,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建成了不少象征“中苏友好”的建筑物,如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就传承了许多的俄式建筑基因,与古朴的中式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许是由于处在那个特定的政治氛围,大多数中国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熟悉并喜爱那些有着浑圆饱满穹顶和尖尖高塔风格的俄式建筑物的。

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教堂文化色彩浓厚。行走在莫斯科的街头,仰望身边各式高大的建筑,很容易让人想到宏伟、大气、庄重、古典这样一些词汇。比如圣瓦西里大教堂和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外型奇特,色彩斑斓,历史感凝重,古典风韵一览无余;仰望穹顶之下四周,通体金碧辉煌,各种浮雕、壁画、雕刻艺术品镶嵌其中,可谓美轮美奂,精巧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而莫斯科国立大学、国家图书馆、联邦安全局大楼等建筑浑厚庄重,傲视四方,更是透着舍我其谁的霸气。

大体上讲,莫斯科现存最多的建筑主要建成于沙皇和苏联两个时期。以克里姆林宫为代表的建筑群是莫斯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大体始建于12至18世纪之间,比如建于15世纪的波克洛夫大教堂、圣母大教堂、多棱宫和18世纪修建的枢密院大厦,以及建于公元19世纪的大克里姆林宫和兵器陈列馆等。这些建筑大多充溢着浓郁的教堂文化,属于古典主义的巴洛克风格。但毫无疑问,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斯大林时期,莫斯科的建筑进入活跃期,建筑艺术风格呈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这些建筑大多高耸雄伟,气势磅礴,多以对称布局,装饰富丽堂皇,时代感强烈,从中足可感受到那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激情与荣耀。位于列宁山的莫斯科国立大学,以及外交部大楼、乌克兰饭店、工业技术博物馆等建筑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色彩缤纷的国家,然而,莫斯科的建筑色调总体上却比较保守,多以黄、绿、紫红色为主调。但红场上的瓦西里·勃拉仁尼大教堂则与众不同,通体颜色耀眼,是莫斯科色彩最丰富的建筑之一,远远望去,如同一簇燃烧的火焰。

建筑,是一个国家乃至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与魅力所在。莫斯科的建筑和这个号称战斗的民族的粗犷气度就十分契合,或许还可以用珠联璧合来形容。

2019-03-1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71.html 1 3 莫斯科的建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