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咨讯

筑博设计再次冲击IPO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博设计”)近期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书,公司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这是筑博设计第二次冲刺IPO。公司曾于2014年首次公开招股书,中间经历过中止审核等一系列波折。2016年6月24日,筑博设计上会接受发审委审核不幸被否。 招股说明书显示,从经营情况来看,筑博设计营收和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2018年,筑博设计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6.97亿元和8.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7065.64万元、7857万元和1.2亿元。建筑设计领域是筑博设计的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2016年至2018年,其贡献收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2.29%、91.18%和90.99%。 从毛利率分析来看,筑博设计的毛利基本保持稳定,但整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仅高于汉嘉设计的毛利率水平。具体分析来看,筑博设计作为人力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经营成本主要为职工薪酬,而报告期内,该公司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薪酬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比例较高,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人均薪酬增长较快。其中,2017年、2018年设计人员薪酬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4%、17.5%。据披露,2016年~2018年,筑博设计董监高及其他核心人员已领取的薪酬总额分别为1943.08万元、2011.18万元和2080.26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1.93%、22.29%和15.70%。以2018年为例,筑博设计多位董监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薪酬超过百万,其中董事长徐先林领取184.55万元,董事、副总经理杨为众和徐江的薪酬分别为167.12万元和150.12万元,监事马镇炎、城市建筑设计部总经理杨晋的薪酬则超过200万。 作为专业建筑设计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案的创意能力和新型技术的应用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在设计方案的创意能力方面,筑博设计较重视「SMART建筑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和创造性。 新型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筑博是首批获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企业之一,也是业界最早完成全国性布局的公司之一。不仅掌握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相关的技术,包括预制凸窗设计、预制外墙设计等技术,而且在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掌握了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等。与此同时,其参与编制了《深圳市工程设计行业BIM应用调研及发展指引》《装配式建筑技术认定BIM标准》等BIM标准。 筑博设计拟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约6.4亿元,其中1.65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6%;其余将投向设计服务网络建设、装配式建筑与BIM业务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建设、高原建筑研究中心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等项目。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在于增强筑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短期内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其短期业绩压力较大。 在经营过程中,筑博设计主要面临房地产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筑博设计所属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且其2018年前五大客户均为房地产行业企业。若未来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持续深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放缓,将直接传导至建筑设计行业,可能会对该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筑博设计在招股书中提示了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等风险。筑博设计表示,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出现不利变化或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未来,筑博设计能否通过“服务升级、平台创新和人才精进”三大策略,加强设计全产业链服务和整合,继续扩大和拓展设计业务服务范围,将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9-03-18 本报记者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82.html 1 3 筑博设计再次冲击IPO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