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土地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专题培训会——“以人为本规划”专场在北京召开。
本期培训会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加拿大女王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梁鹤年及其团队成员进行“以人为本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规划实践案例”专题报告,围绕“以人为本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交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土地学会、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近140家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培训。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张兵在会上指出,今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将全面展开。这一体系集国家在规划方面发展的技术、理论、实践与制度建设的经验为一体,充分体现其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同性,强化规划权威性,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他强调,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重要依据,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服务是规划的初心与本源,是规划工作的价值导向。同时,对于一个理性的规划工作者来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实践。
梁鹤年在会上做题为“以人为本规划的思维范式和价值取向”的主题报告。梁鹤年指出,国土空间规划聚焦于国土空间的使用与分配,最基础的层面是土地(包括空间)与用途的匹配。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物质、政治条件和约束里找寻土地与用途之间的最适合匹配。最适合的匹配就是地尽其用、用得其所,也就是最好的人居。“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就是以尊重人的尺度,按自存与共存平衡的法则去建设和管理合适的“居”。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指出,梁鹤年和他的团队从价值观、思维方法、工作方法的角度来阐释“以人为本”的规划。石楠谈到:在新中国建设70年的历程中,我国的规划工作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总结经验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反思。“规划是一种不断选择、不断优化的过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很重要。梁鹤年先生的方法为规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人只是整个生态环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违反自然法则,我们要认识和遵循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历史的责任。”
当天的会议上,梁鹤年团队还分享了六个“以人为本规划”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