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经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要求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共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部分。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推进力度,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方面

一是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有序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制;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

二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

三是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提高服务镇区居民和周边农村的能力等。

四是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构建有前瞻性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多层次快速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促进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更好服务于城市间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强中小城市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建设边境地区交通通道,提高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切实改善交通条件,降低交易成本及物流成本。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

统筹优化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宜业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优化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构建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系统,强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导,完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系统及行人过街设施,鼓励有条件城市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优先在中心城区及交通密集区形成连续、成网的公交专用道,推动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等的融合衔接和便利换乘。在地铁、机场等公共场所为网络部署预留足够资源;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扎实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补短板。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推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启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督促北方地区加快推进清洁供暖。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社区及周边区域活动和综合服务设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等为着力点,办好群众关注的“民生小事”以及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塑造城市生态风貌,推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经验,鼓励有条件地区打造特色山城水城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

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切实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管能力的主要任务:以市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物流、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2019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2019-04-11 本报综合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11.html 1 3 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