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发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30个项目获奖

本报讯 4月12日上午,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二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六届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30个项目获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齐骥,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司长江小群、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如生、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张毅、标准定额司司长苏蕴山,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王胜万,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颁奖大会。颁奖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明安主持;郭允冲、易军分别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宗言宣读了第十六届詹天佑大奖颁奖决定及获奖工程名单。随后,与会领导向30项获奖工程及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詹天佑大奖荣誉奖杯。 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从139个申报的优秀项目中,评选出了30个获奖项目。其中建筑工程6项,市政工程4项,桥梁工程、铁道工程、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各3项,水利水电工程、水运工程、住宅小区工程各2项,公路工程和国防工程各1项。 获奖项目在工程设计、绿色环保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安全监测等方面都具有多项技术创新。例如,世界第四、中国第二高楼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结构创新性采用“巨柱-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上海自然博物馆在自身场馆设计上集成与博物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十二大生态节能技术,成为绿色、生态、节能、智能建筑的典范;2016年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同期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单体建筑,针对单体规模超大的特点,研发了基于BIM+VR的综合信息化管理技术,对项目实施主体结构、机电系统与室内装修装饰的统一管理;四川合江长江一桥为跨径世界第一且突破500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里程碑意义;“中亚第一长隧”乌兹别克斯坦安革连至琶布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工程是中国隧道技术在国外成功应用的典范,在国际上彰显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领导,央企、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有关行业学会、协会,各省市土建学会代表,第十六届詹天佑大奖获奖单位代表,以及来自全国的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近500人参加会议。

2019-04-15 本报综合报道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30个项目获奖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99.html 1 3 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