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了《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与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技术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相关工作,形成试评估成果,并提报自然资源部。
本次评估,以面向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指向,探索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导向、内容框架和技术方法为主,旨在探索具有全国推广意义的滨海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范式。
本次评估工作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价值观,以五大理念为引领,以审视青岛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存在哪些突出短板作为本次评估工作的价值导向。以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为指向构建评估内容框架。突出实施评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任务的作用,注重评估与规划内容的对应。紧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中“战略目标、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国土整治”四大板块,分为20项评估内容展开。同时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确定每项内容在新时期的价值导向。
以满足新时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要求为原则,贯彻多规合一理念,对现有的各类规划进行梳理,明确本次规划实施评估对象为涉空间类的中长期规划:以市域(海陆)“三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为主体,以市域专项规划和县(市)“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必要补充。
侧重识别城市问题,构建现状分析逻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四个标尺为依据,通过自身发展的纵向对比、与原规划目标的对比、与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对比、与先进城市的横向对比,识别城市发展的成绩和问题。并深挖治理层面的根源,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针对青岛典型海滨城市特色,落实“海陆统筹”的理念,开展海陆一体评估的先行先试探索,对应陆域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将海域划分为生态、渔业、开发建设三类空间,构建海陆一体的三类空间划分方法,实现全域整体评估。并从海陆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海陆生态系统连通性、海陆两侧功能协调性、滨海魅力景观塑造等角度综合确定“海陆统筹”视角下的评估要素。
在评估中充分使用数据支撑,采用常规统计数据和现代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评估指标绝对值时,使用规范、权威且最新的官方数据,力求科学准确;评估变化趋势和指标相对关系时,探索应用各类大数据分析方式,作为常规数据分析的补充手段,同常规数据相互印证、校核,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多维数据分析技术手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全面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三调”摸清青岛家底,为规划实施评估奠定现状基础;“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对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明确国土空间的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的适宜程度,为规划实施评估提供空间适宜性的指引。规划实施评估应充分利用“三调”和“双评价”的相关成果,增强规划实施评估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目前,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正在构建,规划实施评估应同步考虑空间规划实施机制的搭建。规划实施评估是立足现状、摸清家底、面向目标找差距,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操作导向,明晰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难点与重点。现状分析方面,以问题导向为重点,找出现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上位规划落实方面,以目标导向为重点,与全国和山东省的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目标相衔接,明确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战略目标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实施机制方面,以操作导向为重点,与各地国土空间管理体系建立相衔接,提出适合地方事权特点的政策机制建议。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试评估)工作是保障国土空间规划顺利编制的重要基础工作,青岛市紧密对接自然资源部相关要求,对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的价值导向、评估内容、分析方法、技术要点、成果范式、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下一步,青岛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继续深化完善,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提供“青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