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推动暖通智能化,创建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环境

随着建筑物的逐渐增多,高楼大厦的不断扩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实现高精度的建筑室内温湿度调节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传统暖通系统的高耗能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以上问题,暖通智能化应运而生。我国杰出的暖通专家侯志毅,多年来站在推动暖通智能化的前沿,陆续研发并推出智能化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此次,侯先生以自己发明的专利为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在推动暖通智能化的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为实现公共建筑室内温湿度、风速、气体成分等的高精度调节,侯志毅发明了专利《一种建筑环境调节装置》。此装置在为公共建筑环境的精准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的同时,将输出多种分析结果供上位机进行判断,并对系统流程、控制原理和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调整方法,较现有通讯装置更为实时,数据覆盖更加全面,并根据自带的算法结合室外环境参数、历史同期数据和瞬时人工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利用高性能处理器迭代计算得出最优调节参数,分配至各个运行机电设备,使得整个系统处于运行精度最佳的工况。

侯志毅介绍,此项专利的研究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在得到准确的历史数据过程中,为了贴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他带领团队对比了官方气象数据、研究机构的分析情况、设备厂家的选型软件以及设计院专家的各个专业标准,经过无数通宵达旦的团队合作、枯燥而辛苦计算和激烈的争论,才最终得出了理想的环境调节基础数据,作为此专利的背后数据支撑,并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指向不同的数据库进行采集。由此可见,此专利的研发过程十分不易。

《一种建筑环境调节装置》专利已运用到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分院的暖通系统建设中。世界闻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创办于190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被誉为“音乐界哈佛”。该项目对学院环境的要求异常严苛,不仅对温湿度,而且对风速、气体成分以及设备运行噪音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这个项目竞标的过程中,经过专家和技术团队的长期合作充分论证,最终采用了侯志毅团队的环境调节装置。基于该专利,侯志毅带领团队对茱莉亚音乐学院天津分院的暖通、给排水系统进行智能调节。这是第一个对如此高标准音乐学院进行精细控制的案例,将有可能在未来通过运行数据的分析,形成新的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作为推广。除此之外,该专利在汽车制造业、垃圾焚烧行业、电子芯片行业,针对风机、水质等方面的精准控制均有突出表现。

在通过智能化手段促进暖通空调系统高精度调节的同时,侯志毅也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暖通系统节能化。统计资料表明,空调系统占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空调冷热源是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影响初投资、运行费用和空调效果最关键的设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与控制被列为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侯志毅发明的专利《一种数据机房监控装置》是其带领团队设计的环境保障系统的核心控件,采用单元化设计,多中心构架,全方位报警,多中心协同,集中性管理;采用群技术,实现失效自动代偿。使用该专利作为核心控件,保障了冷热源供给需求管理与控制分离,保障了暖通系统建设的目标成果,保障了暖通系统的高效性,大大提高了运维的易用性及便捷性,使系统能效提升为业界的2~3倍,使数据机房的能耗得到优化,节能率达到40%以上。

《一种数据机房监控装置》专利以及侯志毅带领团队设计的环境保障系统已用于我国“一带一路”铁路线中干武、敦格铁路段,对铁路机房建设形成了模板性的技术要求,在后续的铁路机房建设中均将侯志毅团队开发的监控形式作为技术标准进行建设。此外,该专利在华北、华东、西北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暖通智能化已成为暖通行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另一方面促进了能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侯志毅取得的众多突破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暖通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环境的创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9-04-1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70.html 1 3 推动暖通智能化,创建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