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第一视点

机制是活力之源 质量是立企之本

——访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董事长卢大根

从一家籍籍无名的二级资质建企蜕变为如今头冠“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招牌的“建筑之乡”的“建企航母”,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这家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在身为掌舵手的该集团董事长卢大根的领航下,正乘着去年实现新承接业务合同金额破百亿的强劲势头继续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集团不控股 董事在一线 机制是活力之源

“之前经常会听到有人讲,大环境不好,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其实好企业是很少会受到大环境影响的,只需自身实力硬,何惧东西南北风?”卢大根认为,相比于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能不能走得既健康又长远,不要光找外部因素,要多从内在进行分析,仔细梳理自己的企业体制架构,便可知原因。

2018年,浙江省内建筑市场略有萎缩,省外市场跌幅过半,然而让人颇为惊讶的是,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在2018年全年新承接业务合同金额达103亿元,完成建安产值87.11亿元,缴纳东阳地方税费6363万元。在该省建筑业经济态势不乐观的现状下保持逆势而上,该集团还取得了如此亮眼的经营成绩,不免让人对卢大根所说的体制架构好奇。对此,卢大根有着他自己的独到解释,“共同富裕是新东阳未来的发展目标,所以新东阳不会做控股公司,新东阳所取得的成绩来自全体员工,也会回到全体员工中去。”如其所言,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总共有13位董事,除了董事长卢大根之外,其余董事长期扎根在各工程项目一线,以确保该集团下属的9个全资专业公司、10大区域建设公司平稳运行;同时为了激发中层骨干的工作活力,该集团的151名经营管理骨干都是股东,都是企业的获益者。正是这两个独具“新东阳特色”的共建共享管理机制,新东阳的每位员工都能自发地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有了这个机制,身处一线的项目经理思想观念会从‘为别人做’转变为‘为自己做’。”卢大根笑着举了个例子,一些工地上需要施行精细化管理,如大到门房,小到螺丝钉,在项目结束后都可以到下一个项目进行重复使用,这样既为集团节省了成本,也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能环保要求。但如果项目经理没有股份,他始终有自己是打工者的心态,所以根本不会在意是否重复使用,倘若他是主人翁的姿态,结果就可能大大相反,这就是不同的体制给其带来的不同处事方式。

如今,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在坚持房建特色不动摇的同时,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着力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并在良好企业机制的驱动下,该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工程总承包、设计和项目管理、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并囊括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装饰装修、消防设施、建筑劳务、房产开发、建材贸易以及建筑设计、海外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

勇闯上海滩 三获"白玉兰" 质量是立企之本

“项目经理也好,一线施工人员也罢,我们做工程的,靠的就是手艺,自己做的活,要知其长,更要知其短,能干出什么样的活,取决于自己花了多少心思,做到心中有数才行。”衡量工程“质量”的好坏,卢大根心里有着一杆硬秤,容不得半点含糊。

2018年,该集团年终表彰总结大会上,卢大根提出了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围绕“创一流品牌,建一流企业”的总目标,扎扎实实地过一个“质量效益年”,集团上下要紧紧围绕“高质量高效益运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为更加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新东阳而努力奋斗。

缘何提出这一发展目标,撇开当下面临的发展大环境不说,追根溯源,还得从卢大根本人的成长、工作经历来分析。1956年出生的卢大根成长在艰苦的环境中。改革开放后,他去学木匠,受了别人的许多气,也因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木匠手艺学好、学精。(下转第2版)

2019-04-22 顾今 ——访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董事长卢大根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77.html 1 3 机制是活力之源 质量是立企之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