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二批共50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发布

26家工程建设企业涉“黑”将受诸多限制

本报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9年第二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王程表示,相关单位和人员将在政府资金支持、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税收优惠以及交通出行、高消费等方面,依法受到限制。

人社部发布的2019年第二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共涉及50户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黑名单”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姓名、列入黑名单事由、涉及拖欠的金额等内容。王程表示:“实施‘黑名单’管理制度已经一年多,成为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要措施。目前,人社部共向发改委和国家信用信息平台推送了五批‘黑名单’,本次推送的‘黑名单’涉及50条。数量多,涉及领域也比较广,涉及26家企业是工程建设领域,同时也有制造业、餐饮业、旅游服务等行业企业。”

据了解,这些“黑名单”发布以后,按照《关于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有关规定,这些单位将在招投标、申请融资贷款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

去年全国各地人社部门劳动监察机构查处的欠薪违法案件8.6万件,为168.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60.4亿元。与201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9.4%、45.3%和35.8%。王程表示,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包括12个有关部门,目前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在抓紧全面梳理这项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研究根治欠薪的新举措。下一步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立法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出台行政法规,抓紧制定专门法规,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加大对欠薪违法企业查处和打击的力度。

二是抓责任落实。按照国务院要求,从去年开始,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启动了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目前对2018年的考核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考核分为省级自查、交叉核查和综合评议3个阶段。近期,省际交叉考核工作将告一段落,进入综合评议阶段。这个考核是根据各省治欠保支工作情况实施打分、评级,分为A、B、C三级。其中,要由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对评为C级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实施约谈,要求他们提出整改措施。这项工作实施效果明显,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调动有关方面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抓重点治理。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完善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的结算。进一步加大对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等市场秩序方面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快改革建筑用工的制度,逐步实现建筑工人的公司化、专业化管理。

四是抓制度建设。督促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实施规范管理等长效机制,治欠保支工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包括刚才提到的“黑名单”管理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都会在今后工作中得到强化。

五是执法监察要严格。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同时也要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日常监督。还要严格实行相关制度,特别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的犯罪行为。

2019-04-25 本报综合报道 第二批共50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发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18.html 1 3 26家工程建设企业涉“黑”将受诸多限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