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景观绿化

一个天堂公园的进阶,一份工匠精神的诠释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比利时天堂公园项目侧记

引言:4月24日,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总经济师薛永申,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岚,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向明,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副总裁、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怡佶等人一行抵达北京,与比利时天堂公园总裁Eric Domb进行会谈,双方将共同参加“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双方说起这个合作了十五年的老项目,当年的点点滴滴,如戏剧般的情节依旧历历在目……

“您签了,我们肯定会尽全力打造这个园子。您不签,那就当我们没见过,这个项目没谈过。”这是当年在浦东机场凌晨五点的时候,史美刚老师拿着合同对比利时天堂公园总裁说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促成了一个已经长达15年的合作。

从0到1,他说他做了一个中国园的梦

2004年,当公园创始人Eric总裁出现在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大门口,说自己有个比利时的项目想找贵司施工的时候,没人觉得这是一件靠谱的事儿。确实,一个老外亲自带着项目找上门,实属罕见。

对于Eric来说,瞄准上海园林工程公司不是一个偶然。他是一个对中华文化一直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参观了园林工程公司在加拿大承建的梦湖园,一眼便心动。想把中国园林加入比利时天堂公园中去。当时与其对接的是园林工程公司“对外沟通第一人”——史美刚。Eric对第一期的设想只是江南园林庭院的点缀组团,其实工程对于拥有65周年历史的老牌园林工程公司来说,并不是很难。但毕竟项目远在海外,对这个甲方也不是很了解,多多少少都会存着一些疑虑。

洽谈进行了很多次,哪怕是在Eric回国的当天,双方还在进行洽谈,并且从前一晚一直聊到了次日凌晨五点。史美刚是带着合同去送Eric回国的,在机场,史美刚对Eric说:“这个合同,您签了,我们肯定会尽全力打造这个园子,您不签,那就当我们没见过,这个项目没谈过。”最终,在机场,如电视剧情节一般,园林工程公司拿到了比利时天堂公园的一期工程合同,这份合同金额虽不高,但贵在这份缘分的建立。

2005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园林工程公司派去了22个施工人员,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老法师”。Eric之所以选择中国团队来打造中国园林,他坚信的是中国团队深厚的造园底蕴。确实,完成后的一期工程清淡雅致,展现出了浓郁的东方气息,创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

“Eric是一个喜欢原汁原味的人,在他看来,不加点缀的本园最美。我们用实力向他证明了:选择我们是正确的。”建成的“中国梦”首期园林,不论是牌楼、还是假山,抑或是其他元素,“专业”这个词成了Eric对园林工程公司团队的第一印象。

相伴15年,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专业

照片不会说话,照片也会说话。看着那些把美景定格下来的照片,Eric决定将“中国梦”这个江南园林庭院做成“中国梦”系列工程。就这样,二期工程也开始了。二期工程是江南风格的四百米游廊,还包括六种亭子。当施工图纸在经验丰富的工匠手中时,要看的只是一些关键的信息——开间、标高等体量信息;在获取这些数据后,所有的材料、工艺、细节,水到渠成,对这些“老法师”、老工匠来说,图纸上的很多信息早就烂熟于心。

四百米江南传统风格环廊,临溪而立,曲折有致,互为表里。放眼廊外,恰与一期工程形成对景。或亭,或榭,或桥,相映成趣。一路行来,明暗交替,步移景异。有限的范围,周而复始的空间,耐人寻味。

从刚进公司就参与这个项目的设计师盛鸿年对天堂公园的感情不比Eric浅,在他看来,天堂公园的每一期工程都像是自己的兄弟,双方印证着彼此的成长。“Eric有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对:‘想要‘惊’到游客,必须先‘吓’到自己人。’项目的实施周期、体量、工程强度,每一次都是挑战,游客感受的世外桃源,与工程周期相比,是‘突然出现,从天而降的’,这成为天堂公园吸引众多游客的另一大关键:每年的主题园区迭代及拓展,始终在向‘天堂胜境’的终极目标靠近。”在盛鸿年的记忆中,第四期工程的印尼风情园、第七期工程的泰式象宫都是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园。

要打造一个不甚熟悉的异国风情园,必须放下对自身而言“根深蒂固”的传统造园理念,一切从零开始。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并且最大限度再现属于不同地理环境及文化风格的景观,是必须攻克的目标。“Eric是一个非常博学、智慧、谦和的业主,对于自然、历史、文化、美学与动物保护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及远见。在沟通的过程中,作为业主,他给予我相当的尊重和启发,所以我有时称他老师,他有时也会叫我兄弟。进公司第二个月就与他会面的我,也是他看着‘长大’的。”盛鸿年如是说。东南亚风格、非洲风格,其实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差异很大。但正是因为把这些差异“吃透了”,才有了这两个“原汁原味”的主题园,这是在再现原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理想的结果。

当天堂公园越建越大,Eric觉得单纯的观光已经满足不了游人的需求了。在Eric心中,天堂公园是要变成一个集观光、度假、文化、生活方式多重合一的综合公园,这也就促成了后续的多期工程。

在后续的这么多期工程中,第五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一次。这次工程,园林工程公司委任国家劳动模范庞炳根为项目经理,委任上海工匠顾军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带队前往。第五期工程全称服务中心改扩建及湖心亭工程,作为半改扩建、半新建工程,五期工程结合第三期工程,联通已建建筑,在原址上建造数层重檐的大型中式餐厅、会议厅及其围合的庭院空间;并将体现上海地标性建筑——豫园湖心亭风貌的“香茗亭”呈现于天堂公园湖畔。

众所周知,改造类工程比新建类工程更有难度。限制因素更多,难度更大。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达到业主想要的美观要求成了团队在这一期工程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在距离第五期工程竣工只有一个月的时候,外方在中式餐厅旁树了一个4米高的金属筒体烟囱。顾军看到这一根国外的“金箍棒”,心里真的像扎了根刺。当时的情况,没有材料,时间也很吃紧。在思考了一宿之后,顾军决定用砖砌体粉刷饰面,加混凝土预制构件,打造一个仿照汉唐风格的砖塔,当天上午就获得了外方的高度肯定。随后,顾军亲自带队,仅历时三周便完成了外观美化。外方称赞,这就是他们想看到的“东方智慧”。

那时在项目上,流传着一句顾军的“名人名言”——“生活做得好,不是为了要比过别人,只是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作为古建的“老法师”,顾军的超高标准是大家公认的。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顾军对质量的要求从未变过。工人们笑称顾军这个名字正像是他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老法师”,会照顾人,不管是技术上的后辈还是现场的工人,他的体贴是无微不至的;但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工程质量上,他的要求又好似在军队里一样严格,雷厉风行。正是因为顾军的这股敬业劲儿,让外方对园林工程公司爱不释手。

初心不渝,是你的坚持让天堂公园惊艳不止

“要说为什么15年过去了,Eric还是‘放不下’我们,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品质。对于他的想法、他的问题,我们总是能给出很好的反馈,哪怕有的时候不是工程上的问题,我们也会把我们的建议告诉他。”刚从比利时回来的第十一期工程的项目经理吴钧笑着说,“十五年的情谊,虽然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可能不是同一个,但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始终如一的。说是甲乙方,我觉得我们和Eric的关系更像是老朋友。”

和在国内做项目不同,在国外施工有很多不利因素。务工签证最长为半年,6个月,也就是最长为183天。因此无论工程规模、难度、困难、客观因素再多,工期不存在商量。也就是说,基本上每一期工程都是短短数月的事儿。Eric曾把园林工程公司的这支队伍比作“救火队”,在他眼里,只有这个团队才能每次为他的天堂公园创造奇迹。找中国团队做比利时的项目,对于Eric而言,费用也是不小的。但他却坚持找园林工程公司这支队伍,原因很简单——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预期工作任务,有时甚至还可以去完成额外的工作。时间短、工期紧、难度大,这几乎是每一期工程都要面对的“三座大山”。2月初刚刚结束的第十一期工程,在这“三座大山”之上,还有温度低这个不利因素。比利时的冬天并不温暖,最低温度有时在摄氏零下好几度。第十一期工程历时三个月,这三个月中,从管理人员到现场施工人员,大家几乎都没有休息过。即使下雨,也是穿着雨衣干活。“其实,工人们让我很感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奉献与坚持。”从一开始的只认识脸,到后来的脸和名字对不上号,再到最后每个人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吴钧觉得,这短短三个月,让整个团队从陌生人变成了一家人。

2019年,是园林工程公司与比利时天堂公园合作的第十五个年头。初心不渝,薪火传承。十五年岁月,十一期工程,从初识到交心,从最初小规模的鸟类保护园到如今斩获“欧洲最美公园”的综合性旅行目的地,从睿智谦和的教授史美刚到勇闯敢拼的青年吴钧,变化有很多很多。但不变的是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坚持专业、坚持敬业、坚持奉献。或许,这份坚持正是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园林工程公司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2019-04-25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比利时天堂公园项目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36.html 1 3 一个天堂公园的进阶,一份工匠精神的诠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