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众能联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能联合)对外宣布公司已完成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藉此,记者在众能联合总部专访了董事长杨天利,并就众能联合在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方面的业绩、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与建筑行业的基本状况等话题进行了交谈。
记者:众能联合是一家什么性质的企业?众能联合在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方面的业绩如何?
杨天利:众能联合于2016年成立,总部位于南京,是一家专注于工程机械租赁的B2B企业。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中建、中铁、中冶)钢构、安装、消防类的企业提供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与国内外一流的设备厂商(如美国JLG、临工重机、法国Haulotte),达成战略合作,覆盖剪叉车直臂车、曲臂车、蜘蛛车等多种品类,机队规模近万台,增速保持行业领先,满足建筑工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的施工需求。在全国24个省、64个城市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及服务保障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一站式设备租赁解决方案和服务保障,累计服务超过10000家客户。
记者:请介绍一下众能联合的发展及获奖情况?
杨天利:2018年3月,众能联合与华运金租达成2.5亿元战略融资合作,打造行业第一家创新性经营租赁新模式,重构了租赁行业的新生态;6月,与华运金租和临工重机战略合作升级,签下2亿元行业最大订单;9月,获得不惑创投领投,老股东跟投的近亿元人民币A轮投资;2019年4月,获得源码资本领投,不惑资本跟投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8年10月,成功入选2018年南京市培育独角兽名单,成为唯一入选的工程设备B2B平台创新企业;10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首届“轮值会长”单位;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型企业”“2018中国高空作业设备租赁产业年度最具成长力企业奖”和“2018中国高空作业设备租赁商10强”“2018中国大宗商品电商创新企业”“2017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高空平台租赁商10强”“第四届国际高空作业平台峰会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
记者:请介绍众能联合一直以来推崇的发展理念?以及企业文化和愿景?
杨天利:众能联合秉承“客户至上、诚信、协作、激情、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倡导“简单、高效、快乐”的工作理念,基于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积累,逐渐形成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数字化运营体系为支撑,以构筑行业发展新生态为宗旨的经营理念。
众能联合率先建立了数据驱动、线上线下融合、客货仓联动的运营管理体系,在工程机械领域跑出了产业+互联网模式。未来五年,众能联合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新型智能工业生态和智能化工地场景,引领行业变革;同时,将逐步拓展工程设备全品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全面推进开放平台战略,扩大在工程设备租赁市场的领先优势,全面拓展多元营收模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程设备B2B服务平台,让工程更高效,让劳动更快乐。
记者:请谈谈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与建筑行业的基本状况。
杨天利:国内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已经成为一块大“蛋糕”,在业界人士看来未来会有很多的发展前景,俨然成了工程机械行业的一片蓝海,那为何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发展潜力大?
第一,高空作业平台可以说是传统脚手架最佳替代品,由于脚手架和吊篮等工具不规范使用,增大事故发生的概率。而高空作业平台拥有安全、高效、智能和环保等优势,有效降低了事故率和伤亡数字。
第二,由于就业人员的减少,建筑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我国建筑行业工人的工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减弱,人工成本增加,给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三,高空作业设备不仅可以取代脚手架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相比传统脚手架模式,高空作业平台效率更高。例如:一个50米长、10米高的工作面需要刷漆,如果使用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两个工人花费98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如果使用脚手架不但需要5个工人,更将花费长达130个小时才能完成。
第四,高空作业标准趋严,国内高空作业相关法律法规有明显的收紧趋势,安全性更高的高空作业平台将充分受益。建筑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也促进了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公司的发展。
第五,国内市场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租赁经营日趋理性,2017年国内市场租赁商数量达500家,相比2015年翻番。从出租率看,2017年下游需求旺盛,行业平均出租率为74%。中国市场对设备租赁的接受度正在不断增加。
记者:如何打造中国版的美国“联合租赁”?
杨天利:源码资本领投,不惑创投跟投B轮融资,体现了资本方对众能联合团队、模式的信任,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本关注“工程设备”这个万亿级的产业互联网市场。众能联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一站式高空施工解决方案和服务保障,打造中国版的美国“联合租赁”(NYSE:URI.)。
作为一家集科技、数据、平台化于一体的工程设备综合服务提供商,众能联合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赋能行业、数据驱动运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工程设备行业改造升级,重构行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