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能源巨能川九公司东大项目部成立于 2012年10月9日。东大项目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境内。2015年完成了立井井筒施工,井筒深度583.25米,直径8.5米,施工巷道1000米。2016年5月11日,因“去产能”矿井停产,2018年9月起开始筹备恢复生产,目前施工项目为二期工程回风立井,工程量为7755.39米。
质量:是“活下来”的基础
东大项目部在质量管理上,制定了《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大力推行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和精细化管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逐级负责、环环相扣的系统管理网络。
在具体工作中,该项目部严格“零缺陷”的细节管理,在质量检查中严格落实“三步曲”。 施工前,对进场每个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严格把好进货关;施工中,每个班配有质安员,班班复查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好过程监控;施工后,对完工后的工序进行复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返工,以确保万无一失。对每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姑息,不迁就,层层追责任,打板子。
在意识强化上,该项目部经常性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注重企业信誉,齐心协力维护川九在山西市场的形象。
总工张永波说:“我们项目部从复工筹备开始,开展质量教育培训5次,培训人数达300人次。”
产值:是“求生存”的根本
机械和机电设备是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具,它们工作状态的好坏以及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施工产值。
项目部一期工程是立井井筒,现二期工程是回风立井,因两个井筒之间未贯通,不能临时改绞,导致不能更换设备。由于二期工程工作面多,运输及通风等系统复杂,用一期设备干二期工程效率会降低30%左右。
项目经理张阿说:“为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在机械管理和使用方面,从工作时间、排矸时间及材料入井时间上作调整,井下班班专人协调,不同队组分时段运料,若因运输道路问题该队组无法运输时,则及时调整并责令该队组负责人亲自下井清理道路。同时矿方领导入井也需办理入井条,杜绝因人员随意下井而耽误提升运输时间”。
在抓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同时,也要考虑机电的成本。因此,项目部在机电设备的选型上,坚持走先进、科学、可靠、低耗之路。比如传统的多级离心泵检修量大,更换平衡盘、摩擦圈频繁,而自平衡多级离心泵靠密封形成高低差平衡轴向力,几乎无泄漏。
机电经理张德强介绍说:“我们项目部是公司首个采用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实践证明,自平衡多级离心泵没有平衡水的泄漏,减少了容积损失,提升了泵运行效率,降低轴功率,节能8%左右,效率高出了15%左右。”
工程进度除了受机械设备影响外,工人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也是影响施工产值的重中之重。项目部对工人的工资考核实行奖优罚劣,每月给队组下达生产任务,并将炸药、雷管、钻头等掘进耗材纳入费用包干,超出定额消耗,按比例扣罚;若在定额内消耗,每月超出5米以内(含5米)进尺,按1000元/米奖励,超出6米以上,按1500元/米奖励。
安全:是“实现目标”的保障
“进班前要对顶板的安全再检查一遍,预防放炮振动岩石有垮落的危险……”。4月10日,掘进一队队长邢志强在班前会上给工人提前“预报”当天的安全隐患。
邢志强告诉笔者说,我们每天要对所处岗位及作业面的隐患进行预估,当天工作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和隐患,每天的班前会都要给工人做一个“预报”,让工人提前引起重视,为每天的安全生产提前打个“预防针”。
在安全管理上,该项目部除了每天班前会的“安全预报”外,还出台了 “金字塔”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和“队组、班组、个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等长效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队组对班组每周一次隐患大排查,项目部每周日对工作面、地面、住宿区、办公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库,并从风险源、风险点、构成因素、可能导致的隐患、风险等级逐个进行分析,制定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并以文件形式下发整改通知,由安监科落实整改和考核,实行闭环管理。1月~4月,排查隐患335项,整改达到100%。
安全经理卢龙说:“我们在处理违章上动真格,不讲情面。今年1月~4月,查处违章 81例,违章罚款 13500元,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为实现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也是公司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复产后的东大项目,将高举祖国和公司的发展大旗,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面貌,全力谱写东大项目部复工后的新篇章,向壮丽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