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多数企业改制已二十多年,当时的企业当家人现在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这部分建筑企业不得不面临当家人交班的问题,面临接班人培养的问题,面临企业平衡过渡的问题。在这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把培养建筑业新生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生代的成长和成才,支持新生代的创新和创业,作为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筑业二代精英代表了建筑业的未来,也是一个区域建筑业的希望。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我想对“建二代”们讲几点。
立志才能立业,
必须坚定信念、追求崇高
“建二代”是幸运的,因为前辈们已经为你们打好了基础,将一个初具规模的企业交给你们。但是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中国常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就是指很多“富二代”“富三代”躺在父辈祖辈营造的“安乐窝”里,只图享受,不求进取,最后使企业中落,家道衰败。我们建筑业新一代千万不能当“败家子”,一定要继承优良传统,奋发图强,追求卓越,争取更大的发展。 一是要志存高远。你们中大多数受过优等的教育,很多是名校的研究生、本科生,还有不少曾出国留洋深造。有着比你们父辈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而且你们的企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目前,你们应做的就是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创造更大的辉煌。二是要志在担当。曾国藩在《治心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我从你们的名录中看到,你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担任企业的总经理,部分已担任董事长。对于一个当家人来讲,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任劳者须任怨,任职者须任责。特别是年青的企业家,成就事业最优秀的品格就是敢想敢干,敢抓敢管。担当是一种志向、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一种能力,每一名建筑企业接班人都应树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精神,对分内之事尽职尽责;对困难之事攻坚克难;对棘手之事善于解决;对突发之事挺身而出;对失误之事勇于面对,真正做到不避事、不怕事、敢管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三是要志坚不移。当前建筑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期。改革攻坚、产业转型,也带来矛盾凸显,风险加剧。我们建筑业新生代面对的考验更突出,矛盾更复杂,诱惑更多样,更需要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落实当地各级政府下达给建筑业的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在市场开拓、工程创优、安全生产、绿色施工、科技兴业,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磨炼意志、积累经验、成熟进步。
吃苦才能吃香,
必须珍惜岗位、刻苦磨砺
青年企业家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同志的配合、家人的支持,更离不开自身长期的努力。一定要把工作岗位当作展示才华的舞台、成长进步的阶梯,倍加珍惜、倍加热爱,在艰苦历练中成长成才,在干事创业中成就成功。一要忠于职守。只有忠于职守,才能干出精彩纷呈的事业。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力戒心浮气躁,保持谦虚谨慎,常怀感恩之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在尽责中收获成功。二要勤勉好学。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放松学习就是放弃机会。建筑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以信息化、智慧式为代表的新型管理方式,以BIM技术、装配式为代表的新型施工方式层出不穷。我们要想当内行、不落伍,就一定要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根据岗位需要,以求知若渴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博学不穷、笃行不倦,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增进企业团结的能力。三要乐于奉献。要传承志愿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把乐于奉献、甘于奉献作为一种工作常态,一种人生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辜负企业和员工的信任与重托。
有为才能有位,
必须崇尚实干、脚踏实地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会看得远,脚踏实地才能走得稳。青年企业家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有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干出群众认可的成绩。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你们不断创新,你们要大力解放思想、勇于拼搏尝试,坚持跳出建筑看建筑、立足全局看企业,用系统的观点、比较的眼光、发展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觉把自己企业的工作放在国情、市情和区情变化的新形势中去审视研判,放在地域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分析,努力用创新的观念开拓新路,用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成果引领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只有敏锐把握,才会赢得主动。我们建筑业新生代一定要以“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以“无功就是过”的使命感,打起十二分精神,在信息化、产业现代化上先人一步,在市场开拓、质量创优上快人一拍,真正把发展契机变成现实生产力。长江后浪推前浪,建筑二代更风流。让我们共同努力,书写新一代建筑人的辉煌篇章!
(作者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佘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