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和上海市住建委《关于鼓励发展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和企业应用标准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响应上海市团体标准试点工作的要求,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以填补行业空白,满足市场需求为落脚点,以促进行业发展为目标开展了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为规范化开展协会团体标准推进工作,协会制定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及《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实施细则》,明确了标准立项、起草、意见征求、送审、报批、发布、宣贯和复审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同时,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2018年度上海市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协会成为了“团体标准试点”之一。
6月12日下午,在2019绿色建筑标准化论坛上,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正式发布《健康建筑评价标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光伏发电与预制外墙一体化技术规程》《沥青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等四项团体标准。
论坛上还举行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表示,将通过战略合作就团体标准的制定与管理、科研课题研究、认证平台建设等开展工作,实现双方未来在建筑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并围绕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筑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建筑四新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提升绿色建筑“四新”产品标准权威,推进上海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论坛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标准定额处处长陈雷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协会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作用,立足全市工程建设的需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为出发点,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为上海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标准化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对标准的策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加强管理和协调,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高质量地推进上海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工作,充分体现出标准化在上海工程建设领域的“全面”,标准使用人的“全面”,通过不断增强各界对标准的意识,强化标准引领作用,营造人人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氛围。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甘忠泽表示,近年来根据上海市住建委的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协会积极参与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等多项地方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2017年,根据住建部和市住建委关于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相关要求,协会开展了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他强调,团体标准的编制除了在技术内容上符合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同时,要重点体现其创新性、引领性和公益性,真正做到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且有利于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曹彬详细介绍了中国标准院在标准与标准设计、规划与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技术咨询、产品制造、施工图审查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希望与协会的合作能通过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论坛还邀请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建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三所所长张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一所副所长张东华分别围绕《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绿色化策略与绿色创新研究》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相关链接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该标准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适用于上海市民用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标准遵循适用性、易用性和引导性的编制理念,针对上海的人文、气候、地理特点,对建筑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阶段全过程的健康相关指标进行把控,实现建筑健康性能的提升,指导健康建筑设计建设,并明确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相对应的评价方法,提升了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该规程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规程反映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高蠕变性和高粘附性,材料技术指标科学合理,规范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
《光伏发电与预制外墙一体化技术规程》
该规程由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市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Hanover Solar汉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主编,适用于新建建筑的光伏发电与预制外墙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和维护。该规程反映了以预制混凝土为基础的工商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中的应用,规范了新建建筑的光伏发电与预制外墙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和维护。
《沥青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
该规程由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主编,规程适用于上海市辖区内沥青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规程规范了上海市沥青混凝土生产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协调发展,推动沥青混凝土生产行业的绿色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管理等措施,实现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