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第三批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中,排名第一的案例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据悉,这样的应用方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的简称,这项技术是将平面的建筑工程图,应用3D动画技术,制作成为360度全息可视的建筑模型,可以呈现不同施工进度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叠加对施工时间与所需资金的展示,BIM技术成为工程施工、运行等环节的新技术,日益风靡全球。虽然BIM应用本身已相对成熟,但在对控制造价、精细管理、缩短工期等最重要的招投标环节中的应用却近乎空白,在这个意义上,BIM技术应用的潜能尚未完全释放。
针对这一情况,海南率先在全国实现BIM技术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探索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覆盖。海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陈小荣表示:“2011年以来,BIM技术开始在国内施工与工程管理阶段应用。2016年开始,海南省住建厅着手研究将这一技术前置于招投标工作中去。2017年至2018年,这一技术纳入海南招投标工作中。”
2018年5月16日,全国首个应用BIM技术的电子招投标项目——海南省万宁市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在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招标投标工作。
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海南省建筑工程资深评标专家、海南省BIM评标专家王大合表示,依惯例,评标专家接手评标项目后,只能埋头纸质标书,遇有大标的项目,一家公司打印的投标资料就有一米多高。评标专家们将多家公司资料从头看到尾,横向比较效果并不好。而万宁市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招标控制价3.16亿元,总建筑面积56496.48平方米,建筑造型新颖、结构施工复杂。一年前,该项目最后入围评标阶段的有8家公司。应用BIM技术后,8家公司制作的投标文件,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播放,评标专家可以同时观看各家公司添加到工程中的全部元素,包括施工进度、时间安排与资金分配,几乎同步判定优劣。“标的3个亿的项目,之前至少需要几天时间完成评标,这一次,我们只用了3个小时。”
王大合评价:“BIM技术让评标更直观、公平、公正,它有四大优点:可视化,可以直观展示建设活动;数据化,有助于评标专家评价工程报价,对原材料用量、人工投入的合理性进行评判;模拟化,可以模拟现场建设活动,重点、难点工艺设计是否合理,一目了然;智能化,有助于各施工方更好领会设计意图,更好地贯彻方案。”
“海南制造BIM技术应用领跑全国,这对业界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王大合介绍,标的越大的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后,业主方获益越大,尤其在后面的施工阶段,减少了返工概率,节约甲乙双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