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从1949年的10.64%,到2018年已达到59.58%,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恶化;交通严重拥堵;房价过快上涨。人们在反思过去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将目光转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
目前我国以交通为导向的综合体项目越来越多,但是TOD的实践与目标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在政策、机制体制及技术层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6月20日,“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在上海召开。
该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主办,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重庆市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办,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美国建筑师协会上海分会协办。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及上海市建筑学会等领导出席。多个城市的规划局、城投公司、轨交公司、铁投公司、国际国内知名设计机构以及多家致力于开发TOD项目的地产企业,近400位TOD全产业链嘉宾共同参与此次论坛。
主办方希望,通过展示我国在TOD领域的先进案例,积极探索TOD实践的创新路径,引领行业变革,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剑豪、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秘书长王东明为论坛致辞。
论坛上,嘉宾们共带来十三场精彩纷呈的演讲,内容详实,引经据典,与现场观众共同探讨以人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将长期坚持公共交通为导向,优先发展的战略,TOD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原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在题为《城市修补提质与TOD模式下的站城一体化》主题演讲中指出,在城市修补提质过程中,需要共同把握和坚守六大原则。一是以形成新的城市活力区为目标,有序实施城市修补、有机更新。二是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城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构建起高效、便捷、低碳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三是做好轨道两侧的缝合连接和地上地下的立体开发,整合分散零碎的空间为紧凑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构建新型的城市空间单元。四是植入新的业态,赋予交通中心综合体的概念,形成集约高效、多功能的混合空间。五是开拓必要的公共空间,引入文化艺术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前期策划和积极的规划设计引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分享了《站城融合初探》主题演讲。他认为,站城融合发展是发挥高铁和城市建设联动效应,把高铁和城市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战略选择,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当下仍然存在观念滞后、利益驱动下体制不支撑、条块分割和碎片化管理模式严重阻碍站城融合等问题。同时,海外模式很难照搬到中国,他用临沂北站、杭州西站和青岛红岛站等案例,分享了建立协调机制,促进铁路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以及关注多种交通方式的系统性整合,把握开发强度、注重业态策划等经验。
近几年TOD模式的铁路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如重庆沙坪坝枢纽综合体、广州凯达尔国际广场等已经建成,福厦高铁沿线开发、珠江三角洲城际沿线开发、杭州艮山门动车所上盖项目等正在有序推进。中国的铁路枢纽也将进入4.0时代,具有绿色交通、文化空间、智慧共享、综合社区多种功能。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建平在《铁路TOD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中提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都市圈”形成以及运输结构调整,铁路地位日趋提升,近年来高铁新城、站城综合体、铁路物流港城快速兴起,未来铁路动车所上盖、废旧铁路改造、老旧既有车站改造将成为铁路TOD发展新领域。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铁路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未来铁路TOD市场前景巨大。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规划管理处处长、同济大学博士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佳川带来了《上海虹桥商务区:昨天、今天、明天》的演讲。他说,虹桥商务区从十年前的郊区,如今发展为上海城市一体化开发的核心区域,同时具有高度复合、地下空间等同地上空间价值、高密度及绿色低碳等重要特点。TOD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建立互联互通互利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意义重大。
来自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欧博迈亚、株式会社日本设计、SOM建筑事务所、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等受邀嘉宾分享了众多国际国内TOD案例。
论坛之外,同期还举办了TOD案例展。从国际优秀案例与国内项目经验来看,TOD模式的实施会受到规划、土地使用权、投融资等因素的影响,要发挥TOD对城市的提升作用必须拥有全过程开发的系统思维。传统以单一交通站点建设实施TOD开发的项目对于城市交通、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因而,TOD模式的完美落地需要对项目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多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思考。从顶层设计做出整合和布局,以区域长期发展诉求出发,在开发全过程中形成规划、交通、建设等政府部门与开发商的跨部门协作与沟通。全过程思维下的未来TOD模式,将以促进区域协同及城市配套发展为导向,以公共交通支撑区域全方位开发,通过交通枢纽及土地一体化开发,激活城市经济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