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版

与时代同行

——写在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十华诞之际

1949年1月20日,曾经作为解放战争苏中七战七捷主战场的江苏海安全境解放。2月,海安镇17名草木瓦匠,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生产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海安草木瓦业基层工会。这是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追溯的最早前身,也是新中国建筑行业最早的同业组织。

苏中建设与共和国一起迎来了七十华诞。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沧桑巨变。苏中建设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凝练的精神构成中国铁军雄浑乐章,缔造的作品描绘着地球生动的天际线。苏中建设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在全国、全省建筑业综合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成为有较大影响力、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现代企业,成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肩负社会责任并被社会尊重的企业。

七十年激越诗篇,七十年征途筑梦。我们能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看得见多远的未来。抚今追昔,是为了从足迹里淬炼永恒的财富,用坚实的臂膀拥抱未来。

风雨兼程

应和着共和国的脚步,获得新生的工人们,每天自带工具赶到城隍庙两间破厢房上班,在组织安排下,投入生产自救。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岁月里,工人们陆续参与了海安电影院、大会堂、县级机关的建设。1958年,正式组建海安县建筑公司,添置了设备,扩大了队伍,成为海安城市建设最重要的生力军。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海安县建筑公司建楼房、盖工厂、筑堤坝、修医院、建学校,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为海安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贡献力量,也在建设过程中壮大声威,增强实力。作为一支能战斗的建筑队伍,海安建筑队伍到县外参加冰房、大面积营业用房、茧灶、轮窑的建设,开始了海安铁军有别于传统产业最初的跨越。

1978年,江河解冻,百舸争流,千舟竞发。苏中人也不甘于守着田垄,围着家前屋后转,他们要到时代大潮中勇立涛头。1979年,成建制的五百多名苏中人远赴新疆,踏上了茫茫戈壁滩,打响了开拓新疆建筑市场的第一仗,开始了最初的跋涉。250个日日夜夜,新疆石油学校实验楼、教学楼拔地而起,双双被评为优质工程。苏中人用砼和焊花在天山脚下,镌刻上苏中建设响亮的名字。戈壁瀚海、大漠溶金,见证着苏中巨轮的第一片风帆。1980年,苏中人在东北大庆小试牛刀的基础上,六百多名工人开进了茫茫雪原上的石油城。龙岗、龙南、景园、临园……在松辽平原5500平方公里的荒原上,苏中人用汗水浇铸了一座又一座直指蓝天的优质工程,为中国石油城的崛起建立了殊功。

1984年,苏中人开始了新的梦想:进军上海。国际大都市上海当时的最高建筑是24层的国际饭店。苏中人开始抬高上海的天际线,承建了曲阳公寓两幢高层建筑,至今仍是上海市林立高楼中的标志性建筑。

1988年,苏中建设近六百名好儿女,跨出国门,飞赴科威特,以严格的管理、过硬的质量,在国外建筑市场树起旗帜。

1998年,苏中建设全面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7月3日,当时江苏省最大的建筑集团——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宣告成立。

2002年5月28日,苏中建设被当时的建设部批准为首批全国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其时全国仅43家,江苏省3家,强手如林的南通市建筑企业仅苏中建设一家。

建筑无言,作品如同跃动的音符,在广阔的天地,谱写着属于苏中人的华美乐章。从冰天雪地的北国黑河,到椰风海韵的三亚凤凰机场;从朔风劲吹的西北边陲,到长三角高楼林立的沿海都市,苏中建设的市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在遥远的俄罗斯,在赤热的苏丹,在战火纷飞的中东,苏中建设的战线向世界延伸。苏中建设建造了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北京天文望远镜观测室,首度获得“鲁班奖”;建起了上海建筑史上第一栋高层住宅公寓;曾经刷新了南京、青岛、福州等城市的第一高度;建设了天津、沈阳单体面积最大的超高层建筑。

当然,还有那些顶天立地的荣誉:鲁班奖、国优、部优省优、“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承包商20强”“全国优秀建筑施工企业”“创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中国工程建设信用AAA级企业”“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等。

历史的脚步,总是如此匆忙,苏中人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与共和国共龄,与伟大的时代同行,是苏中的荣誉,也赋予了苏中神圣的使命。

涅槃重生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世界的急剧变化,让人目不暇接。经济大潮惊涛拍岸,市场经济挑战着传统产业,挑战着负重前行的老企业。有多少历史悠久、战绩卓著的企业巨人,在新经济浪潮中轰然倒下。有多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蹒跚挪步,黯然谢幕。

正是在这经济浪潮剧烈碰撞的非常时期,2003年7月,笪鸿鹄受组织安排,担任苏中建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笪鸿鹄是改革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大学生,是77届这个经历了磨难、善于思考、能够担当的群体中的一员。虽然任职多个政府部门,但并没有做过企业管理,是建筑行业十足的门外汉。但他坚信,管理是跨越所有岗位、技术的“人学”,只要勇于归零,甘于从头学起,勇于担当,就能胜任一个陌生的行业。或许,笪鸿鹄正用他儒雅的气质刷新传统建筑商的形象,从而也悄然作别传统建筑企业“一把瓦刀闯天下”的粗砺过往。

2005年6月26日,这是苏中建设发展史应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公司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国有集体股全部退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完善了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集团公司朝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治理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革,不仅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也是向昨天的告别。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调研、考察和思考之后,2005年10月份,笪鸿鹄在内蒙古主持召开了董事会,此次会议日后被称为“苏中建设的三中全会”。会议畅所欲言,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致共识。会议认为,机制不是机遇,活力也不简单等同于实力。如果不从根本上伤筋动骨,仍在大锅饭的惯性上滑行,最好的时代也不能带来最好的结果。“内蒙古会议”最终确定了公司的组织框架和薪酬设计,特别是目标责任体系和奖惩激励体系,成为日后苏中建设健康、高速发展的“定海神针”,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中人巩固、传承既有发展优势,不断与时俱进加以创新,在自我否定、自我提升中寻求突破。

苏中建设着意下一盘大棋,以战略为抓手,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指引发展方向。改制之初,公司提出了“以主业为根本,以多元为方向”的发展思路。2007年确定发展战略为:以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为手段,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杰出的“大建筑”领域专家。在战略规划指引下,公司开始了十年战略长跑。

以改革为动力,一系列举措强势推进: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区域市场整合、实行以核定成本净利润为核心的集体经营责任制、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房建业务行业领先,创优创新不断突破,市政、智能化、装饰装潢、工程总承包、岩土工程、新型建材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内控制度逐步健全。如今,第一个十年战略完美收官,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苏中人又开始了新十年(2017-2026)战略的长跑。

在这盘大棋中,有几着下在关键处。

一步下在用人上。管理的要津就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自转和公转相结合,才能使组织充满活力,没有参与就没有认同。以股权激励维系核心力量,增强忠诚度和归属感。以竞争上岗选拔中层人员,以责任、能力和贡献论英雄。在2018年初的竞争选拔中,两名80后进入高管层,五十多名85后、90后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一步下在市场上。突出“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三大战略,全国地产前50强与苏中合作的超过一半,公司70%以上的业务都是上市公司或者全国500强企业。

一步下在技术上。用科技推动传统企业进步,用科技撬开市场。在超高层、逆作法、超深基坑、装配式、BIM等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承接了一批“高、大、难、特、新”工程,所承建的超高层建筑高度超300米。

一步下在文化上。苏中建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创业的发展文化、合作共赢的和谐文化、务实守约的诚信文化、阳光灿烂的激情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并进一步提炼出“团队、诚信、创新、分享”的核心价值观。

与时代同歌,与国家同梦,与行业同行。苏中建设没有辜负时代潮流,在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征程上,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拥抱未来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辉煌征程。站在这个伟大的节点,苏中人清醒地把过去归零,重新站到新的起跑线上。因为当下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无数的不确定因素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而作为传统的建筑产业,唱衰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谈及未来,苏中建设董事长笪鸿鹄认为,建筑业并不是夕阳产业,它是一个古老而稳健的传统行业,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希望的行业,只是产业的内涵在变化、在提升。要善于在大变局中寻找确定性,找到行业的痛点,运用新的技术突破,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机制问题,通过加强管理解决效率问题,通过不断创新解决核心竞争力问题。

苏中人认为,自身可以确定的是:

把握大方向,以产业升级为中心。转型不转行,建筑业是企业的根本,必须坚持主业不动摇,在管理上转型、在作风上转型。要结合EPC工程总承包和BIM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降成本,缩工期,实现绿色施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社会创造优美环境,心无旁鹜地做好建筑主业。

稳中求发展,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作为施工企业而言,现场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质量在现场,安全在现场,市场也在现场。要切实回归企业能力建设,让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这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练好基本功,以成本效率为根本。管理是永远的“蓝海”,衡量建筑主业做得好不好,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做到别人降不来的成本,二是做到别人达不到的效率,三是在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上高人一筹。要在项目成本、效率、环保、质安、资金等方面打造足够的竞争力,创造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

打造新动力,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创新的目的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赢得明天,要在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任用等方面推陈出新,在“一带一路”、商业模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实现增长引擎的切换。在技术上不断引进、消化、利用,做好自身专利、工法等科技成果的转化。

担当大使命,以社会责任为落脚。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苏中建设是《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参编单位和首批融入单位,连续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寻求与社会、客户、员工等各相关方的合作共赢,履行苏中建设的责任担当。

辉煌七十年,筑梦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责任与梦想并行。苏中建设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并肩,继续立足行业根本,坚守企业初心,不断自我赋能,向着基业长青的光荣梦想踏浪前行!

内蒙古博物馆

南宁恒大国际中心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7年度苏中建设年终总结表彰暨新十年战略发布会

产权制度改革

北京天文台

(20世纪60年代)海安县建筑工程公司1964年和1965年发展规划

无锡海澜财富中心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成立大会

2019-06-27 黄丹 ——写在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十华诞之际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588.html 1 3 与时代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