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6月2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她表示,2018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胡泽君在报告中说,2018年,我国取消了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领域创新实现了新突破。
同时,报告在中央财政管理、乡村振兴、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机场建设等方面指出一些问题。
在中央财政管理方面,报告指出,中央财政投资专项安排的11个项目已超过1年未开工或无法实施,发展改革委未有效督促开工或调整计划,涉及1.16亿元。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方面,审计的1118市县2018年共筹集和安排各类资金1.61万亿元,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50.47万套、基本建成195.4万套,享受公租房保障家庭达518.54万户。
审计发现493个项目扩大范围将园区开发、城市建设带来的拆迁安置和土地征收等纳入棚改;203.32亿元棚改项目融资用于其他项目或出借等;656个项目的3.91万亩土地手续不全、闲置或被挪用;还有328个项目未享受税费减免或多支付融资中介费19.8亿元。
此外,资金和项目管理不够严格,754.68亿元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或分配不细化,85.44亿元资金被套取挪用;24.47万套公租房基本建成后超过1年仍未达到交付使用条件或空置未用;4.42万套住房存在违规分配、未及时腾退或销售转租等问题。
在重点机场建设项目专项审计方面,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3月底,调查的17个国家重点建设机场累计投资1954.85亿元(占到位资金98%),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审计发现,17个机场存在设置不合理招标条款、虚假招标、应招标未招标等问题;9个机场不当增加投融资成本或造成损失浪费8.59亿元;9个机场挤占挪用或多支付拆迁款8.39亿元;7个机场通过高套定额等多获批概算16.37亿元;6个机场136.3亿元资金闲置1年以上;因施工方案调整等,有6个机场无法按期投运、7个机场的空管等工程建设缓慢,涉及投资1425.46亿元;12个机场违规征地、土地闲置等1.15万亩。还有7个机场存在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开发房地产或公务接待等问题,涉及16.41亿元、54.14万平方米。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