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保持基本配套设施 提升生活基础设施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17万个城镇老旧小区需改造涉及居民上亿人

本报讯 经过多地试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全国范围推进。国务院新闻办7月1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会上表示,经过摸底排查,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有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从调查和各地反馈看,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群众意愿强烈。如何改造?保持基本配套设施,提升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以来,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认真研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政策,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是摸排全国城镇老旧小区基本情况;二是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提出当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和标准;三是部署各地自下而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确定2019年改造计划;四是推动地方创新改造方式和资金筹措机制等。从试点及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改造资金筹集力度;二是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动小区居民通过协商形成共识,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三是在改造中因势利导,同步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同步建立小区后续管理机制。

据介绍,目前初步把改造内容分成三类:第一,保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等,还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和加装电梯;第二,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第三,完善公共服务类,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从保基本开始,根据需要逐步提升和完善。我们依据这个原则,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来确定改造内容。”

黄艳透露,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指导各地今年扎实开展试点探索,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累经验。重点做好5项工作:一是抓紧摸清当地城镇老旧小区的类型、居民改造愿望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和对象范围。二是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原则,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保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改造取得预期效果。三是积极创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包括探索金融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四是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顺应群众意愿,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五是推动建立小区后续长效管理机制。这些工作缺一不可。 (本报综合报道)

2019-07-04 保持基本配套设施 提升生活基础设施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597.html 1 3 17万个城镇老旧小区需改造涉及居民上亿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