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建筑·城市·环境主题学术论坛暨北京建院—建筑与城市设计院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 BIAD建筑与城市设计院、BIAD创作中心、BIAD科技质量中心承办。
该活动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张宇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全胜出席并致辞。
徐全胜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建院—建筑与城市设计院的成立是北京建院积极响应中央战略号召,主动服务发展战略大局的探索。以此为契机开展以城市发展为宗旨,以城市更新和建筑改造、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研究为中心的工作,为城市更新探索创新的方法,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
随后,徐全胜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共同为建筑与城市设计院揭牌。由北京建院—建筑与城市设计院院长徐聪艺受牌并致辞。
此次主题学术论坛暨揭牌仪式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等嘉宾做主题演讲。他们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现实话题,从城市发展、城市功能、城市风貌、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等角度展开多维度的专业探究,借此对行业设计人员和城市管理者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引导。
吴志强以《规划新时代与生态理性内核》为题,分享了在世界范围内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规律研究成果,探讨了在大数据科学作为技术支撑的今天,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如何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摆脱单一理性模式,走向整体理性和有限理性。
施卫良在《探索城市的基因密码——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白皮书》报告中分享了他对于北京城市基调和多元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基调多元化的研究对城市设计和规划导则编制的指导意义。
孟建民以《泛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为题,探讨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以来,建筑学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未来即将进入泛建筑时代,建筑的功能与内容将突破人类衣食住行的边界,融入到人类各种生存形式。
朱文一在《明日之建筑》报告中分享了近年来对于城市地标扁平化设计的大量研究成果,探讨了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建筑与城市设计迈向万能视角优先的科学意义与美学必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国馨在总结中高度赞同前四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他认为,解决目前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日益复杂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诸如此类高端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回应;另一方面需要付诸实践的专业机构,深入一线进行具体的城市导则编制并紧跟规划落地实施。以学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保持学术高度与实践层面及时的交流与互动,与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一道,持续关注城市的动态发展。各方努力之下,才能够为中国城市建设给出理性的、科学的引导,进而共同推动中国的城市发展。 (北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