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业界·资讯

同济助力宜宾灾后重建规划

6月17日,四川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

为助力宜宾灾后重建规划,同济大学及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员赶赴震中双河镇开展驻场工作。历史建筑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常青也于日前抵达震中地区,对古镇及当地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进行调研并参与相关规划工作。

此次地震震中双河镇地震烈度达到8度,房屋损毁严重。随着第一阶段抢险救灾的完成,灾区工作重心转向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6月24日,应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之邀,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新哲赴宜宾地震灾区实地调研。

王新哲调研了受灾最严重的双河镇、梅硐镇。调研后,王新哲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领导交流了初步认识。王新哲表示,同济院将选派富有灾后重建经验的精干力量,全力支持长宁县受灾地区的重建规划,将灾区重建与城镇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用好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资源整合平台,高起点规划,为灾区恢复重建贡献同济智慧。

6月26日,由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万忠带队,陈晨、于亮、夏福君、王超、吴童荣、薛骏等组成“长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赶赴重灾前线——震中长宁县双河镇开展驻场工作。

6月27日,工作组先后考察了双河镇、富兴乡、梅硐镇、硐底镇、龙头镇这五个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在各镇镇长的陪同下,深入到农户、医院、学校、政府、地质灾害点详细查看,询问受灾情况,了解规划需求。

6月28日,工作组与长宁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举行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座谈会,进一步听取各方需求。

6月29日,“长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又迎来一位重量级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他带领助手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双河镇进行调研指导。

双河镇是此次长宁地震的震中所在地,也是长宁老县城所在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老镇区在本次地震中受损最为严重,震区内80%左右的建筑不能继续使用。文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文庙所在的双河小学部分教学楼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震后成为危房无法继续使用。

在查看了老镇区和文庙建筑后,常青表示:“文庙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老镇区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在全域历史文化格局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重建规划,常青建议:“要认真研究文庙的历史,在做好文物勘探的基础上,努力让这里成为老镇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地区和当地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抓手。”

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俭教授介绍:“目前,先遣工作组与后方支持团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工作。初步拟定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重点是长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长宁县南部六镇重灾区灾后重建实施规划、永久安置区选点与详细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双河老镇区重建规划等。由于灾区面积大、受灾严重,先遣工作组与后方支持团队正加快前期调研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组织专业团队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 (同济)

2019-07-0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715.html 1 3 同济助力宜宾灾后重建规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