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老旧小区改造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7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力度对17万个城镇老旧小区加快改造,涉及居民达到上亿人。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民生
何为老旧小区?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通过调研和过去试点的情况来看,各地的老旧小区可能已经建成了20年以上,由于原来设计标准比较低,管网破旧、公共服务缺失直接关系到生活在小区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群众愿望强烈,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经启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积极做好“六稳”工作。其中,稳投资是重要方面。要找准切入点,抓住既能满足群众期盼、有利于拓展内需促消费,又不会导致重复建设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举多得之效。
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巨大
目前,一些省份已公布了今年的改造目标,比如河北省今年将改造老旧小区2779个;安徽省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23个,投资估算约25亿元……
总体而言,老旧小区的改造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类是旧改、一类是棚改。而除了大拆大建的旧改和棚改,还有一类改造叫作“微改”,也就是针对小区的特定需求进行改造。清华同衡规划院总工程师张险峰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从形态上来讲,有微循环渐进式更新改造、拆除重建式更新改造,以及专项更新改造,比如仅就建筑本体,或室外环境、社区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化、市政管网等进行的单项改造。
经过初步摸查,目前全国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面广、量大,每个地方的情况也各有不同。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今年3月指出,据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高达4万亿元,如改造期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资约8000亿元以上。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巡视员倪江波今年5月介绍,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截至5月底,根据住建部数据显示,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已达到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
7月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表示,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如何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为保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老旧小区里和居民生活直接关系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等。北方地区可能还要对供暖设施进行修缮。安装电梯也属于“保基本”范畴;第二类为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第三类为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
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要重点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消费。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教授认为,老旧小区改造要分类施策,根据老旧小区破旧程度和住房安全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有的是小修小补,加装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提供社会服务,比如加装电梯、停车位、水电气设施等,有的需要推倒重来。以北京为例,赵秀池介绍,目前该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正结合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通过申请式腾退,使老城得到应有保护,使居民居住意愿得到满足。未来,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环境会有所提高,古都风貌也会得到很好保护。
同时,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目前各地对上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秉持严审态度,提出一系列要求。如2019年内不能开工的项目不得申报、建设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得申报、不符合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的项目不得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