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怀念中国室内设计专业奠基人来增祥教授 □左 琰

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室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来增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6月19日22时54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来增祥教授为我国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他与同事一起创立了同济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是中国大陆工科类高校中的首创。他主编的《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教材多次再版,成为室内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教材,奠定了该专业的基础理论体系。为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来老师出生于1933年,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后经国家选拔,于1954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攻读建筑学专业,6年后获俄罗斯国家建筑师资格,并取得俄罗斯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直至退休。

来老师于学生就像家中长辈,威严和慈祥并重,严谨和风趣共存。在读大学时,来老师对学生行为细节的培养很看重,每次上课前准备好拷贝纸和削尖的草图用铅笔,他改图时非常认真,常常帮助学生一起拓展思路、分析问题,每每准时上课、超时下课,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设计课上学生常担心设计方案被老师评改后要推倒重来,按着指导老师的思路往下调整和深化方案后又与自己原初想法相去甚远,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老师既满意且能保持自己初心的设计方案呢?来老师给出了一个答案:在方案未确定前建议学生多准备几个方案供老师比选,激进和保守各准备一个,这样老师可在两者间去比较和综合,最后得出的结果无论是偏向激进或保守都是自己的原始想法,且方案推进也会更快些。来老师这一宝贵经验在学生们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非常受用。

来老师在人们眼里始终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儒雅学者,平和沉稳的外表中透露出一丝威严感。这归因于来老师保持年轻的心态、喜爱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分不开。来老师退休后没有停歇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不仅要指导几位在校博士生论文写作,还频频受业界邀请参加国内外会议、担当项目评委和国外考察,以便更多了解行业内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也为上海市政府一些重大决策献计献策。

来老师在我国室内设计行业中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泰斗级人物,在学界和业界叱咤了三十多年,其突出的贡献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抓住时代机遇与同事们率先在全国理工科大学建筑系中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弥补了上世纪90年代因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室内设计人才的严重不足,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质室内专业人才。据来老师回忆,新设室内专业起因于1984年他们承接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上海酒家的设计项目,这给了来老师一个启发,他预见到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那么室内设计也必将成为国内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兴行业,亟待高校去培养和输送这方面的高级人才。第二年,来老师和戴复东教授一起赴北京向建设部和教育部递交新专业申请获得批准,1987年正式招收学生,在全国理工科大学开了先河。

四年的本科学习充实而紧凑,整个教学体系依托于建筑学的课程框架,力求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出基本功扎实、视野开阔、工程意识强的高级室内建筑师。为此,教学安排中低年级不仅要学习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结构力学、画法几何等建筑基础和工程方面的知识,也开设了美术、造型基础(包括平面、立体、色彩等)、摄影、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等艺术和设计类基础课程,在高年级还增加了建筑声学、暖通、照明等建筑物理方面的技术支撑,同时开设了室内设计原理、家具设计、人体工学、材料构造等一批专业课程,最后半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大中型设计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的培养模式正是来老师借鉴了他早年求学的俄罗斯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的办学经验。从1987年开始到1994年,同济大学共招取了八届室内设计专业本科生,这些毕业生已经在社会上担当重任,很多校友已成为引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多次在国内外的设计竞赛和评奖中获得殊荣。从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毕业生的社会反馈可以看出来老师等前辈当年开设新专业的大胆尝试和良苦用心。

2009年学校将艺术设计系从建筑城规学院抽离后重新组建设计创意学院,当征询来老师室内专业何去何从时,来老师毫不含糊地表明了态度:留下。室内设计注重空间设计,它与建筑学专业不可分割,同济培养的是室内建筑师,这也是同济的专业特色和教学优势。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轮的学科调整,将室内设计列为一级学科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给室内设计正了名,同济建筑教学重新恢复室内设计方向的招生,虽不复往日的兴盛,但在全国建筑老八校里也唯独同济一家保留至今。

其次,来老师在推动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中倾注了巨大的心力。在同济开办室内设计专业的第三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于1989年在北京成立,该学会成立至今正好30周年,会员达到2万多人,是建筑学会各分会中会员人数最多、举办活动最多、最具活力的一个学术团体。来老师曾在1992年开始历任学会副理事长、资深顾问,作为学会创立的首批元老做了大量工作,学会成为全国室内设计行业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杂志、年会、各地区活动和每年奖项的设立等多种形式对各地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十年来,来老师虽年事已高,但心系学会,每次年会他都尽量参加,一方面了解行业的动态和信息,也每年一次见见老朋友。

在教学科研之余,作为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的来老师参加了很多设计竞赛和工程实践。他主持设计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获1981年全国设计竞赛一等奖。还与同为清华校友的庄荣教授以及童勤华教授一起组成设计团队承接了一系列工程实践,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项目当属地铁站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先后主持了北京天安门地铁东站、天安门地铁西站、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的室内设计,上海地铁新闸路、虹桥路、石门路站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上海南京路西藏路人行天桥建筑及装修设计,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外装饰设计、荷兰鹿特丹上海酒家室内设计、埃及开罗国会大厦部分会议厅室内设计等项目。同时,参与完成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国宴厅的室内设计以及五国元首上海会议会场的室内设计等。

鉴于他的成就,来教授曾获得:国务院国家津贴专家、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奖章、上海市优秀建筑装饰设计一等奖、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和上海厅装饰设计荣誉证书等诸多荣誉。

同济大学87级室内设计班师生合影

中为来老师,其左为作者,其右为庄荣老师

2019-07-2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887.html 1 3 怀念中国室内设计专业奠基人来增祥教授 □左 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