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法苑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

□文/余家琪

依法合规经营既是落实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外在要求,也是企业自身规范管理、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笔者长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依法合规检查工作的计划组织、方案拟定、检查内容制定、结果汇总分析等具体工作,通过对检查经验的积累,对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的有效方法和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工作检查提供参考。

一、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依法治企是落实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国家层面的明确要求为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提出了总体要求,为企业实施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合规管理指明了方向。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这既是检验并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的机会,也是对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依法依规办事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必然引起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大经营决策、经营生产方式、经营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和重大变革。

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合规政策的出台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最新部署和内在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始终坚持遵从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提高企业内部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笔者所在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上市建筑企业集团,定位打造成为广受赞誉的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在这样一条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依法经营合规管理是重要的保障手段。为此,笔者所在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全覆盖”的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的问题来剖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点,争取通过整改闭环、建章立制、举一反三的方式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能力、增强全员合规意识。我们对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的有效方法和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对开展检查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提示,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工作检查提供参考。

二、建筑施工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的重点内容

(一)集团管控、内控与风险管理方面

1.集团管控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因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因管理不善或违法违规经营发生较大资产损失,对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是否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相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

2.内控体系建设

主要检查内控环境是否适应,是否已涵盖了本企业主要业务;是否通过编制内部控制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等控制手段是否已经在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中有明确规定。

3.合同管理

主要检查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对合同管理中评审、签约、履行等重要环节有相匹配的流程规定,合同审批和签订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合同评审意见是否表述明确,各类时间节点是否符合事理时间逻辑。

4.法律事务管理

主要检查法律事务机构及法务工作人员是否对本企业重要经营决策作尽职调查并提供相关法律意见;是否对重要制度的合法、合规及严密性进行法律审核;是否按照企业制度规定的办案流程和要求进行法律纠纷案件处置。

(二)重大决策执行方面

1.“三重一大”事项决策

主要检查是否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和程序严格执行,决策记录资料是否齐全、规范。

2.股权投资管理、不动产购置处置、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

主要检查在股权投资、不动产购置处置、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改组改制等过程中是否按企业相关规定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

(三)工程分发包方面

1.合格分包商名录管理与准入管理

主要检查是否已按照规定建立并定期更新《合格分包商名录》并从中选用,如选用《合格分包商名录》以外单位的,是否有合理的理由;是否按规定流程、权限进行了分包商准入评价。

2.分包单位资格、资质

主要检查分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且都在有效期内;分包内容、分包合同规模与分包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是否相符合匹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进行分包的范围、内容是否得到建设单位的同意或者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已审批通过。

3.分包商的选择

主要检查招标、比价、开标、中标程序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按照评标办法、评标程序或本单位相关制度规定开展评标活动,按规定确定中标单位,不存在围标、串标、徇私舞弊等情况。

4.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

主要检查项目经理及项目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格,项目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关键岗位人员与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是否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支付劳动工资、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四)物资采购和租赁管理方面

1.合格供应商、租赁商名录管理与准入管理

主要检查是否已按照规定建立并定期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从中选用,如选用《合格供应商名录》以外单位的,是否有合理理由;是否按规定流程、权限进行了供应商、租赁商准入评价。

2.供应商、租赁商的选择

主要检查招标、比价、开标、中标程序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按照评标办法、评标程序或本单位相关制度规定开展评标活动,按规定确定中标单位,不存在围标、串标、徇私舞弊等情况。

(五)财务、资产、资金管理方面

主要检查资金管理方面是否存在超合同条件支付等情况;税务管理方面是否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政策;营收确认管理、成本确认管理方面是否按“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是否定期开展资产盘点;费用管理方面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财务制度执行。

(六)技术质量与设计质量管控方面

1.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检查是否结合企业业务范围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科研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等管理符合企业相关管理制度要求。

2.设计质量管控

主要检查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设计项目承接和下达流程;是否建立明确的设计策划流程和完善的设计文件校审流程,校审意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设计文件和图纸上签署人员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设计人员岗位资格认定名单。

(七)消防、安全和环保方面

1.治安消防管理

主要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治安、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构架,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分工;动火作业申请、审批、签发、监护旁站及巡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易燃材料、危险品管理、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消防设施器材配备、日常维护、更新、检测、消防安全警示标志牌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安全管理

主要检查安全管理体系与职责是否明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数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建立完整的安全制度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风险管理方面是否对项目危大工程辨识清单和重大危险源确认完整,现场危险区域是否设置针对性警示标志;安全应急管理方面是否已经编制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总体预案,应急预案科目设置是否对应工程实际。

3.环境保护管理

主要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施工生产活动(如废水排放、危废物处置、噪声排放、扬尘控制等)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是否已经取得或通过环保相关许可或认证。

四、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的注意要点

1.要提高对合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一个企业是否重视合规管理,可以反映出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家的价值导向。要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增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尊重程序、敬畏制度。同时,要在企业中加强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培训,面向企业各级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形成全员合规的意识和良性机制。

2.要守牢检查底线、把握好合规与效率、效益的关系

检查要以法律法规与监管规定为底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监管要求;把握好“合规与效率的关系”,有时可能为了达到依法合规,会导致一些业务管理流程变得相对更复杂,表面上看可能觉得会影响工作效率,但是实际上通过对流程的固化、对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反而使业务流程更为顺畅,而顺畅的执行往往带来的是更高的效率;把握好“合规与效益的关系”,通过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可以减少企业因违法违规而受到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的可能性,相应避免或控制企业财产或声誉受损的不利后果。同时,合规管理能形成一整套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程序化的内部制度,增强企业风险控制的能力,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3.要以问题为导向,使检查整改形成闭环

首先,要建立整改问题清单,逐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真加以查实,并拟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然后,可以实行整改复查验收和销号,做到整改一项,复查验收一项、销号一项,扎实、全面进行整改。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强跟踪检查,直至整改到位。最后,要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相关管理制度、流程、体制、机制等进行全面梳理评价,通过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完善流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等途径和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4.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企业依法合规治理水平

依法合规治企是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耐心。因此,必须要着力从几方面构建有利于提升企业依法合规治理水平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着力构建长效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要通过整改,着力构建企业领导与各级管理层共同参与的企业依法合规治理组织体系;要完善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的议事制度、决策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是企业的管理层。

二是要着力构建长效管理的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工程分发包、物资管理等建筑施工企业依法合规重点领域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查疏堵漏,努力形成符合法律法规、体现行业特点、流程清晰可操作的制度体系。

三是要着力构建长效管理的内部监督体系。要通过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与企业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和商务体系建设、审计体系建设、法务体系建设等结合起来,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从而完善多层次的自查自纠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曝光问责机制。

五、结语

建筑行业从业企业数量多,行业监管要求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得到稳定发展,势必要做到内外兼修,既保持自身经营的健康规范,也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范。而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初期就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持续推进,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长期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制度的严守,从而达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25 □文/余家琪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910.html 1 3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工作检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