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上海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体系

基本实现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性目标和要求

□记者 徐 敏

经过近几年的制度完善与能力建设,上海实现了从设计源头保障绿色建筑标准的贯彻落实,绿色施工成为竣工验收的必备环节,并强化了建筑运行阶段的监管工作,由此构建了完善的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制度。在日前召开的“2019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18)》正式发布,从政策法规、科研标准、重点推进、综合成效、产业推广和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政策梳理、数据统计分析、发展成效总结等方式,对2018年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

“上海基本构建了全过程的绿色建筑建设监管体系,健全完善了面向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标准,全市绿色建筑项目的推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建筑项目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在论坛上对《报告》内容做了详细解读。

他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项目总数量587个,建筑面积5160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总数量558个,建筑面积496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总数量29个,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

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18年该市共10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建筑面积为972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以二星级项目为主,星级分布主要为一星级项目数量总计12个,占比12%,建筑面积为118万平方米;二星级项目数量总计80个,占比80%,建筑面积为796万平方米;三星级项目数量总计为8个,占比8%,建筑面积为57万平方米。项目类型分为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其中以公共建筑为主,公共建筑项目数量总计59个,占比59%,建筑面积为483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项目数量总计41个,占比41%,建筑面积为488万平方米。

市区联动加强专项扶持政策落地

上海多年来持续对绿色建筑实施扶持政策,主要方式有市级财政补贴制度及各区的相应配套的补贴政策。在市级层面,2018年1月,该市住建委发布了《2018年上海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申报指南》,对全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中各类型的财政补贴申报工作进行了明确职责分工。据统计,2018年上海市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财政补贴3000余万元,其中,绿色建筑专项财政补贴近1400万元。

在区级层面,多个区级管理部门制定了配套市财政鼓励政策。如浦东新区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浦东新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长宁区于2018年修订了《长宁区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徐汇区修订了《徐汇区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松江区也将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纳入区节能减排的补贴项目范围中。另外,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也持续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此外,部分区级管理部门还在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创新了管理制度。

从设计源头保障绿建标准的贯彻落实

“上海已基本实现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性目标和要求。”裴晓指出,2018年,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图项目总量为669项,审图总体规模达到3588万平方米,审图面积相比2017年增长了28%。

同时,为了加强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和审图质量监管,上海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去年组织开展了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专项检查工作,包括医院、学校、商业、办公、保障性住房等21个项目,面积近35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项目共15个,建筑面积近27万平方米。通过检查表明,该市大部分设计单位、审查机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设计相关法规标准,设计、审图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

国企引领助力绿色施工成效显著

“随着《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于2018年2月1日起实施,绿色施工已经成为竣工验收的必备环节,上海的绿色施工创建工作也由此进入发展快速期。”裴晓指出,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等部门通过制定绿色施工要求与标准体系,开展绿色施工要点宣贯培训,实施专选检查工作,组织观摩交流与讲座等形式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施工。同时,全市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以工地评审为主要抓手,逐步引导施工项目按照“四节一环保”的要求进行绿色施工,2018年,经对在建项目进行检查考核,其中绿色施工达标工程共406个,样板工程128个。其中绿色施工样板工程中前三名施工企业分别为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和中国建筑,由此可见国有施工企业依然是推动绿色施工的中坚力量。

此外,按建筑类型分,绿色施工样板工程中公共建筑占比51%,市政项目占比32%,住宅项目占比17%,相较于2017年的市政项目占比13%,2018年度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数量突飞猛进,特别是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主的EPC总承包类型的施工项目,以绿色施工为载体,通过采用一批新的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创新建造模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企业和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体系,使绿色施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生态化的正确轨道。

持续提升建筑节能运行监管质量

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获得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总数量29个,仅占全市绿建标识总数的4.9%。针对绿色建筑发展中存有“重设计、轻运营”的现象,上海积极开展了针对建筑运行阶段的相关研究,并编制系列技术规程文件,填补建筑运行阶段技术指导的缺失。例如委托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组织编制《上海市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手册》,该手册主要聚焦绿色建筑运维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为绿色建筑技术运行提供操作指南。

建筑运行阶段能耗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重心所在,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成为上海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抓手。2018年度,上海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节能监管系列工作,包括分项计量安装,对既有建筑加装与新建建筑竣工管控两手抓;能耗监测完善,持续提升接入平台楼宇监测数据质量,各级平台运行管理日益完善;有序开展能源审计与能效公示等工作。据统计,2018年,全市能耗监测平台新增联网建筑共计95栋,建筑面积合计约402.4万平方米,累计共有1687栋公共建筑完成用能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并实现与能耗监测平台的数据联网,覆盖建筑面积7833.1万平方米,提前完成该市绿色建筑“十三五”专项规划目标。

加快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报告》明确了下阶段五大重点工作:一是部署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好国家与全市绿色建筑标准的衔接工作,明确下一步发展路径。二是落实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以点带面,完成上海绿色生态城区项目的创建工作。三是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的试点示范项目和示范项目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台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的财政补贴政策。四是继续深化公共建筑能耗监管,扎实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办法》的落实。五是加快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绿色建筑领域协同发展。加强互动交流,拓展产业联动,积极推进一体化发展。

2019-07-25 徐敏 基本实现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性目标和要求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920.html 1 3 上海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