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2019“装配式建筑与光伏未来新趋势”论坛举行

2019国际绿色建筑建材(上海)博览会于7月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7月18日,由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能源和再生资源专委会、上海隧道股份城建物资主办,绿智汇-绿色建筑生态链集成服务商协办的博览会配套项目之一的“装配式建筑与光伏未来新趋势”论坛在展会期间举行。

论坛以“装配式建筑光伏一体化”为主题,围绕政策解读等方面,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绿色建筑及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新能源企业及业主方代表,共同探讨装配式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发展趋势。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在论坛上表示,随着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城市建设和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正在逐年递增,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为建筑供能势在必行。在当下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的状态下,要改变建筑业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改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质量不可控的现状;在发展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光伏一体化结合,中森建筑设计副总工程师、中森装配式工程研究院执行总工程师马海英表示,太阳能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互为依托和利用,除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外,不需要额外占地,节省了土地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顾文波从光伏技术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光伏产业的后“531新政”时代的蜕变之路及其光伏发电经济性的简单测算。他表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现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未来要增强集成式光伏电站安全性,并加快相关设计标准、规范、法令的制定。

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刘佳颖以全国首例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地铁站——上海轨交17号线东方绿舟站项目为例,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情况。她认为,随着光伏行业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走向精细化,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对节能技术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些也将催动集成式光伏电站方案快速成熟化。

上海玄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倩表示,构建式太阳能系统因集热高效、便于物业管理等特点,拥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太阳能热泵系统与装配式建筑也已实现融合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毛玲详细介绍了绿色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在绿色能源建筑的展望方面,她认为,不消耗常规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零能源建筑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太阳能光热新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应用实践方面,北京汉能薄膜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郑捷结合项目应用,提出使用薄膜太阳能建材的建筑,本身就可成为一个小型电站,可以解决自身的部分用电,做到环保节能。

绿智汇-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项目经理黄盛介绍,绿源新材料为节约能源、降低环境负荷、利于人的健康而生。未来绿源新材料将朝着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健康方向发展。 (贺莹)

2019-07-25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925.html 1 3 2019“装配式建筑与光伏未来新趋势”论坛举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