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预制梦想 装配未来

——长沙会展综合配套中心暨装配式建筑展示体验基地一期项目建设侧记

□通讯员 胡绍进

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度改变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格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节能的建造方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拥有9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湖南省,是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先驱。该省通过出台系列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法规,着手打造一批装配式示范城市和样板工程。

为强化示范引领,2018年年初,湖南省长沙市决定投资兴建湖南省首个装配式展示体验基地——长沙会展综合配套中心暨装配式建筑展示体验基地一期项目(以下简称“长沙城投会展项目”),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总承包施工,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负责预制构件生产并提供装配式技术支撑。

项目于2018年7月初开建,到今年8月底,6万平方米11栋群体建筑将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成为湖南省高品质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工程,续写出一段建造速度与质量的传奇。

中建速度——REMPC全产业链模式续写传奇

长沙城投会展项目,位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对面,距离长沙高铁南站5分钟车程。项目已完工的几栋建筑,正在承办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系列国家级展会配套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商”意盎然。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地。

项目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共11栋单体。为承办全国糖酒会活动,其中6栋须在2018年9月底建设完成。这对于传统施工企业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们凭借REMPC五化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运营模式,顺利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亿洲表示。所谓REMPC,是指中建科技为适应装配式建筑产业特点而打造形成的“科研+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正是这一模式的成功运用,缔造了项目建设速度的传奇。

科研方面,中建科技湖南公司依托国家装配式“院士工作站”和住建部“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智库,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成果,应用于项目建设,为装配式施工指明路径,并为解决各类履约问题提供了支撑。

设计方面,拥有全国首家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中建科技湖南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前期阶段,设计院与业主保持常态化沟通,插入项目设计环节,协助其最终确定项目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时为业主提供咨询服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充分考虑结构稳定和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方案优化,设计工作更加注意现场施工的便捷性,促使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设计院独立完成了项目4号栋和5号栋深化设计,不仅缩短了80%的工期,还收获了业主的赞誉。

制造方面,2016年11月开始建设、2017年5月投产的中建科技PC工厂,承担起项目所有构件的生产任务。工厂拥有两条先进的PC构件自动化生产线,一条异型构件生产线和一条钢筋自动化生产线,具备年产20万立方米PC构件的强大产能。3个月内为长沙城投会展项目供应构件6186块,涵盖预制外墙板等类型。“工厂的产能优势和反应能力在建设这个项目中经受住了考验。”中建科技PC工厂厂长张旭龙自豪地说,“拿到图纸当天我们就能出产品,一周以内发货,行业内没有比这更快的!”

采购方面,中建科技湖南公司建立了覆盖建筑产业上下游的有机供应链;同时,依托中建集团“云筑网”集采平台,实现了各类分供方的信息化管理,确保了劳务、材料的及时供应。

施工方面,建设者安排了精确到小时的进度计划,并实行全过程立体交叉施工,为顺利履约争分夺秒。6栋单体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梁、板等构件均在工地直接吊装,预制装配率高达75%,效率比传统现浇施工提升了3到4倍。项目的速度奇迹,更是全体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成果。项目负责人胡宽怀说,最高峰时现场有劳务23家、500多人同时施工,即便在中秋、国庆期间,仍有200多人坚守岗位。

在REMPC模式的强力驱动下,建设者续写了中建速度的传奇——2018年6月29日上午中标、下午进场;7天后打下第一根桩;7天完成水通、电通、路通;22天进行装配式构件首吊;30天完成基础施工;10天完成6栋单体周边铺装绿化……到2018年9月30日,开工90天,6栋单体实现全面完工并移交业主,为装饰装修节约时间20天,比传统施工效率提升近40%。

品质保障——精确到毫米的施工工艺

300个日夜,从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到11栋单体建筑拔地而起,建设者创造的不仅是速度的奇迹,更是品质的保障。

为建设精品工程,从工厂到现场,中建科技湖南公司在质量管控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在PC工厂里,中建科技PC工厂主管王峰每天都会反复查看每块即将下线的构件,检查各质量参数指标。

针对构件产品质量管理,王峰介绍说,工厂从最初的选料环节开始就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确立了不接收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的工艺原则。选料的严苛清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隐患,落实了PC构件生产规范工序的第一步。

为深化出厂质量管理,工厂在每条流水线上都粘贴有自检表,落实“入厂自查,出厂自检”环节,做到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下线,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

此外,工厂还创新质量检测监管方式,运用二维码技术促进PC构件出厂装配质量升级。现场施工环节,监理人员和业主单位只要扫一扫构件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取信息。如果装配出现连接精度不高、建筑渗漏等问题,马上就能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装配式施工,要求现场吊装和节点连接精度必须控制在“毫米级”。每个预制构件吊装前,都要进行精确放线和标高控制,并在吊装过程中把控构件垂直度和水平度。吊装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工人进行吊装作业。每到重要连接处,施工员都会亲自掏出直尺测量连接点处的误差,力求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关系建筑质量,一个连接点出现误差就有可能导致整栋建筑出现结构问题,容不得一点马虎!”胡宽怀表示,“我们从安全等方面综合制定了吊装实施流程,以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快速建造的优势。”

项目团队将“毫米级工艺”延伸到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在预吊前,安排专人校核主控线并排布投放外挂板定位线,明确边梁基层处理和预埋钢板位置。在塔吊起钩时,根据定位线校对外挂板精确位置,精准控制外挂板平面位置,保证误差均控制在毫米极差。

创新高地——打造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

作为湖南省首个装配式展示体验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代表工程,长沙城投会展项目必须建设成为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和样板。

为全力打造示范工程,项目运用大量装配式施工前沿工艺,持续开展管理和技术革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

以智能建造为手段,项目坚持推进工程施工可视化智慧管理,着力建设高度信息化的智慧工地。“我们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提升项目整体建设品质的同时,达成了缩短工期、节约资源的目标。”项目总工刘文俊表示,“同时,将二维码覆盖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构件质量管控等环节,提升了管理效率。”

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预制柱与叠合梁板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了优化。同时,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应用了套筒灌浆连接等构件连接技术,减少了现场支模,提高了整体装配速率。项目梁柱接头采用定型钢模,柱筋定位采用定位钢模,提高了钢筋定位的精度,降低后期钢筋矫正,提升了柱子的吊装效率。

中建科技湖南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杨鑫蕊透露,长沙城投会展项目集中运用的装配式建筑新技术超过20余项,并先后产生发明专利1项,应用新型专利5项。

项目遵循绿色建造理念,坚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污染。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项目节水80%、节能40%、节材20%、节时40%、节地20%以上,践行了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预制梦想,装配未来。快速建造刷新中建速度,科技创新助推品质升级,一支建筑行业精锐之师由此得到展现。“中建科技将以初心装配绿色未来,以匠心引领建筑潮流,持续为国家奉献优质精品工程,为人民营造幸福生活空间。”彭亿洲说。

2019-07-25 ——长沙会展综合配套中心暨装配式建筑展示体验基地一期项目建设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927.html 1 3 预制梦想 装配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