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雄安新区雄县贾庄村迎接着一场场急来急走的雷雨。雨后的贾庄,树风摇曳,碧空澄澈,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漫步在村口的清塘边,晶莹的水珠点缀着绿意葱茏的爬山虎。谁曾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坑塘散发的阵阵恶臭,还是村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未来之城雄安的发展理念。除了“千年秀林”,水环境治理也是扮靓雄安的重中之重。如今,包括贾庄村在内的107个村,涉及总面积超万亩的221个坑塘,全部回归自然怀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充满匠心的“活水”,正是来自中建二局二公司建设者,他们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雄县的水土洗去“污垢”,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丽雄安正在徐徐呈现。
221个坑塘,221个“手术”
坑塘,对于生活在白洋淀的居民来说,就如辨别自家大门一样,无比熟悉。但由于人为原因,记忆中的坑塘,失去了它应有的底色,变成了垃圾场、臭水沟。“站在它们旁边聊天是不现实的。”
对于长于房建业务的项目建设者们来说,坑塘治理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一点,在他们前期找坑塘时就被“上了一课”。原来,这221个坑塘,遍布在107个村,作业面散,且与居民生活区紧密相连,有的坑塘甚至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别,有的坑塘还残存有桥梁、电线杆、管线等既有建筑设施,产权尚待确认……
工程建设,测量先行。摆在项目建设者面前的,就是先找准这221个坑塘。测量员们带着仪器,开始了撒网式排查,每定位准一个坑塘,就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喜不已。那一个多月,每天3万步的“锻炼”,有人走废了两双胶鞋,还发现最远的坑塘距离项目驻地50公里……
找到坑塘,就要制定“手术”方案了。221个坑塘,他们决定实施221台“手术”。“ 干涸坑塘、纳雨坑塘、纳污坑塘……每个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一坑一策,是必然之举。首先,项目组建“先遣队”,对于坑塘中的既有建筑设施,积极联系产权单位实施拆迁,不能拆迁的,进行加固保护。此外,项目技术部联合勘察单位对坑塘进行二次“体检”,联合设计院制定每个池塘的“手术方案”,并在相对容易的坑塘进行实战检验,再对方案进行优化升级。“让每个坑塘都得到最适合的‘呵护’”,是项目团队的共同追求。
45万立方米垃圾巧“搬家”
治理坑塘,“刮骨疗毒”是重要一步,即坑塘的垃圾处理。但分散的坑塘大多紧挨房舍,道路狭窄难行,工程机械难以进入,垃圾难以运出。这时,因地制宜,“一坑一策”的作用再次显现。在经过大量的走访摸排和与政府沟通后,项目决定对狭窄道路进行临时拓宽或修建临时便道,打通治理“生命线”,进行垃圾运输。
对于紧挨房舍的坑塘,项目先邀请有经验的兄弟单位讲解人工清理的方式方法。培训合格后,项目人员一起挖掘、筐装、背运,用最直接也是最细致的方法清除每一处垃圾。
正是靠着人力、物力的“双管齐下”,20天时间,项目总计运出45万立方米的垃圾,相当于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污水量。垃圾只是运出来就结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项目在大量调研并与政府协调后,选定刑岗、昝岗、龙湾三处垃圾筛分场地,实现最佳“直线运距”。在这三处,垃圾将进行严格筛分,进行二次处理,砖块及瓦砾等无机垃圾在满足管控值一类用地指标后用于干涸坑塘分散回填,不满足标准的,则根据要求进一步分拣,运至填埋场处理。
在垃圾筛分场,项目人员齐心协力,紧盯分拣进度。“大家轮流在三个筛分点轮流值班,全程紧盯管理。由于距离项目部远,有时车来不及接,大家就在村民家借宿,第二天接着干。正是这种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项目才能实现高品质履约。”项目经理冯超介绍到。
种下7.4万株“雄安绿”
在绿色治理施工中,过程维护和生态绿化是整个工序最点睛的两步。过程维护及阻隔二次污染,让施工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在筛分现场,一条狭长的“排水沟”格外显眼,这条混凝土边沟可不是臭水沟,它是渗出液倒排系统的一部分,是项目结合现场需要,对原有配套设备进行改进,并在通过沟外侧增加防渗土工膜密度及面积,实现双重防渗。收集到的垃圾渗出液,等到积聚一定程度再收集到密封罐中送至雄县污水厂。此外,洒水车喷水降尘全程跟随,同步配备臭味监测系统,运用生物除臭剂抑制治理污水塘溢出的臭气。
生态绿化,这就要说项目为坑塘披上的件件“绿衣”这事了。项目在这221个坑塘周边,按照根部埋深40厘米、每0.8米一株的种植密度,栽种74500株爬山虎。三个月时间,这221个坑塘就被一抹抹绿意包裹。
同时,为了呵护这抹“雄安绿”,项目在坑塘周边搭建围挡,防止居民向干涸坑塘内倾倒生活垃圾。除了生态绿化,项目建设者还化身环保宣传者,邀请当地村民及师生,开展“环保宣传进万家”、捐赠垃圾收集箱等活动。今年5月,筛分厂所在的乡镇程岗小学开展的“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参观学习活动,师生们走进了坑塘治理施工现场,一起体验环保课“塘”。一系列的义务环保举措与活动,也受到属地政府的表彰及群众的好评。
塘水清了,塘边绿了,环境美了,乡亲们笑了……如今,雄安新区践行生态优先的蓝绿底色愈发浓重、闪亮,这离不开包括中建二局在内的万千建设者,是他们,用匠心与敬业,描绘了千年之城最耀眼的画卷。 (徐朋 张钟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