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期,传统建筑业如何有效解决高质量发展难的瓶颈问题?浙江省东阳市的做法是,政企联动,设立创新发展综合实验区,为建筑业制定和实施更全面、更开放、更有力度、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政策;精准施策,打造建筑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将分散的产业模式向实体集聚转型,走出一条建筑基地化、产业化、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东阳建筑”名声显赫,建安产值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县市级首位,成为浙江全省建筑业学习的标杆。今年上半年,东阳完成建筑业总税收19.4亿元,同比增长51.92%,建筑业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25.8%,行业发展呈现逆势上扬、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为深入探索新常态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东阳市委、市政府把帮助民营建筑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助推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推出机制创新、政策倾斜、资源集聚等一系列有力的举措。针对建筑业有业绩、有体量、有特色、有经验、有基础的实际,设立创新发展综合实验区,加大财政、税务、金融、法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用创新思维为民营建筑企业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和机制,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用“店小二服务”精神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人、财、物、技、管”五个方面的困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牵好头、有作为,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使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打通要害点、疏通堵痛点,为民营建筑企业提供最方便、最高效、最妥帖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东阳依托创新发展综合实验区,打造建筑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加快建筑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建筑企业拓展全施工产业链和上下游产业链,向集科研、设计、开发、施工、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多产业链的综合型企业转变,使建筑业由传统型向科技型、产业化转型。平台将主动对接国内知名建筑院校、分门别类成立技术课题攻关组,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工艺、工法,提升承建“高、大、难、特”项目的技术能力。发挥政府资源优势,加强建筑企业与先进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平台也将引导民营建筑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使东阳建筑产业始终勇立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潮头。 (王志鹏 郭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