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设计主导 策划先行

中建西北院西安市幸福林带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

□申长均 李腾 刘斌 辛伟 董耀军 张凯

西安市幸福林带位于城东综合改造片区23平方公里范围的核心位置,涵盖城市建筑、景观风貌、基础设施、商业开发等多个领域,包含地铁工程、市政道路、风景园林、地下管廊、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停车场及商业开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复杂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具有高度综合性。其地下空间综合体、城市林带景观等规模堪称世界之最。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

幸福林带是住建部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采取的是以设计为主导、策划先行的咨询服务模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院)作为幸福林带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组织管理方式、价值产生机制以及推动建筑业改革转型和城市发展理念升级具有典型示范效应。中建西北院在项目中主要承担了项目前期策划、地下空间及景观设计、设计管理、现场管理、BIM全过程应用等五大板块业务。在项目的定位和落地过程中,用“两全一站式”商业模式,“四位一体”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四性融合”的设计思想,“协同共进”的咨询服务形式,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幸福林带和如何建设幸福林带”等问题。

“四位一体”城市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前期决策和设计

西北院在前期策划中,不局限于项目本身的设计,而是对周边所辐射的改造区域未来的总体城市风貌、功能定位、产业导入、历史文化、建筑形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论证研究,再以此为基础对项目方案进行综合统筹设计。按照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筑设计、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四位一体”的城市建设理念,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将幸福林带策划为既充分体现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又担负起作为“丝路起点、幸福地标”的时代使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在“四位一体”城市建设理念的指导下,西北院分别主导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规与修订详规编制、各专项规划编制、产业研究、商业策划、交通综合分析评价等多个子项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西安市规划院、铁一院、西北市政院、西安市古建园林院、若干商业与产业策划团队等设计与咨询资源,将幸福林带绿化景观、地下空间及城市配套物业开发、市政道路改造、综合管廊建设等统筹考虑,并将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先进理念融合其中,形成了以突出林带“绿色”主题为基础,打造区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纽带,融合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为依托,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和完善区域产业形态为根本的综合设计方案。

“两全一站”商业模式促成幸福林带以PPP+EPC形式落地

针对项目融资与建设模式,结合当时建筑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在西北院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全生命周期关注下,并在西北院一站式解决“两全一站”商业模式指导下,大胆提出集策划、投资、设计、建造、运营“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对新兴的PPP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寻找PPP模式与EPC模式的价值契合点,创新性地提出采用PPP+EPC模式实施,并提出了详细工作方案。

PPP+EPC是以EPC工程总承包方式进行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融合与项目商业策划、投融资、运营相连接的整体资源整合和全过程服务模式。既解决了投融资及运营问题,又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工程总承包商的技术及管理优势,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工期及质量,降低投资风险。

在此基础上,西北院依托对设计方案的精准把握,对项目投资规模与财务分析进行了详尽测算,配合政府在3个月内完成了“两评一案”的编制与评审工作,将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提升了政府前期决策效能,加速了项目落地实施。

对接政府、配合业主及院外设计协调管理

针对项目参与设计单位众多,为了协调各个设计单位,处理各专项设计间的技术交叉问题,抽调各专业设计技术人员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协调管理。负责协调管理幸福林带建设工程所涵盖的规划、勘察、迁改、地铁、管廊、市政道路、地面建筑、地下空间和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履行设计总负责人义务。有效地组织各设计参建单位设计工作进度推进,确保幸福林带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设计服务与管理,及时处理设计问题,确保设计进度按工期计划进行。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对接政府部门,为办理建设手续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对接规划、发改、地铁、消防、人防、园林、电力、地震局等主管部门,解决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审批、完善消防设计、配合人防审查、解决林带施工中地铁保护方案问题、协助确定林带绿化率、解决电力设计前置条件、将应急避难场地融入景观总图设计中等纷繁复杂的各类设计前置条件和矛盾,配合项目公司办理了各类建设手续。

2、根据业主不同部门的需求,配合业主工作

配合管委会的相关工作,组织并参与幸福林带项目各专业概念方案及深化设计的汇报;配合新城区文体局梳理幸福林带文体体育功能业态,并完成汇报文件。协助管委会开展以幸福林带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宣传和群众参观活动。

参与组织管委会牵头的幸福林带国际景观竞赛,并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配合竞赛优胜方进行方案优化;组织设计单位现场踏勘,梳理林带人行通道、综合口、管廊配套设施、地铁附属设施等构筑物对两侧拆迁的影响,统计、拍照并成册,报投资公司及管委会,作为管委会后期用地的考量条件。

与项目公司规划设计部对接,协调管理全专业全设计阶段设计任务和内容,随时协调解决各专业设计问题,并组织各专业各专项内容汇报;与项目公司工程部对接,组织设计人员完成现场踏勘、交底答疑和巡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根据项目公司招商运营部要求对物业管理用房、商业用房和地下车库的相关信息进行优化和统计,确保招商工作顺利进行;根据项目公司合约部要求,对电梯、空调机房等二次设计内容参数进行统计和总结,会同合约部对厂家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功能符合林带项目需求;确定定样表,提供招标技术条件。完成中建总公司课题筹备工作,完成各项课题立项工作;收集并递交中建技术中心各专项研究和审查文件。

3、对接各设计单位,对各专项设计进行管理协调

根据该建设工程实施特点,各板块设计界面、设计需求存在众多交叉,及时有序协调处理各板块需求,对项目顺利进展至关重要。主要对接铁一院、电建西北院、市政西北院、西安市政院、中建勘察院、西安园林设计院等单位,组织各设计版块之间技术对接、组织出图以及现场设计服务等。重点设计协调内容汇总如下:

(1)本着“谁设计,谁勘察”的原则,组织地铁公司及其设计、勘察部门、中建甘肃勘察院,明确各板块岩土工程勘察界面,并协调两家勘察院共享工作成果,明确各方责任;

(2)统筹地下空间、地铁配套和综合管廊设计边界条件;

组织会议,统一场地竖向标高、各单体最小距离、节点防水做法及肥槽回填等共性问题。收集各板块阶段性图纸,作为开展设计工作的提资条件;

(3)组织地下空间、地铁配套、综合管廊和管线迁改等四方人员,多轮次研讨,确定管线迁改各板块避让原则;绘制横跨林带永迁管线与地下空间、地铁配套关系图,作为全段降板、定位设计依据;

(4)组织地下空间设计单位与地铁公司及其设计单位多轮研讨,合理优化,明确衔接方案,确定地铁上部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式;

(5)组织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地下空间和8号线主变电站设计单位与各产权单位市政接口需求协商,就入廊及出线的设计条件达成一致;联系各产权单位报装部门,填报资料,完成报装前期工作;

(6)制定会签标准、收集传递图纸文件,完成地下空间、地铁配套工程、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等各板块的内部会签会审工作;

(7)收集整理全段地下空间、地铁配套的施工图纸、计算书,提交审查单位;处理审查答复及变更;完成施工图审查备案工作。

“协同共进”的融合型现场管理

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过程中,便于实施的1+N模式成为主流,其中“1”就是项目管理。西北院在幸福林带现场管理部分刚开始也是定位于传统项目管理。

进入现场后,基于幸福林带项目的PPP特点,项目公司和总承包部大部分人员来源于同一套班子,配在项目上的成员大都有十多年现场项目管理经验,参建企业均为中建集团下属子公司,一般的项目管理公司难以或无须发挥有效作用。

为了切实发挥作用,在细分析、找差异、立优势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多年来自己在信息化系统开发应用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西北院现场咨询服务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多重管理”对现场的“干扰”,通过一年多实践和演变,不断调整现场项目管理的组织和工作模式,形成了“协同共进”的融合型组织。确定了西北院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的四个策略。现场管理团队从基础做起,逐步从低到高完成了“信息提供者”和“决策跟踪者”到“项目管理者”和“技术支持者”的角色转换,确立了西北院管理团队在项目信息规划和管理中的优势,确立了西北院在幸福林带现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

(1)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掌握设计信息的“牛鼻子”,现场派驻设计驻现场总工程师和以设计人员为主的现场配合团队,促进现场施工与设计技术信息的高效衔接,及时发现、沟通、处理设计问题,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2)采用每日现场人员跟踪巡视、无人机飞检、视频监控、网格化管理、重点事项督查等手段,通过项目协同服务系统对现场工程进度、治污减霾、机械运行、完成产值等方面实时跟踪,每天对施工情况进行通报,提供及时有效的项目现场信息,对幸福林带项目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3)管理公司现场人员将现场采集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信息即时反馈到协同平台中,形成及时、流畅、真实的项目信息流,将项目现场信息透明化,消除了传统信息系统割裂所造成的信息阻塞和失真,创造性地颠覆了传统的建设现场管理方式。

在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督促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协助项目公司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资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

在进度管理方面,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协调各工区及各专业工序衔接及子计划编制工作,对各单位编制完成的计划进行汇总审核并跟踪落实计划执行情况。采取网格化管理方法,将现场划分为15个施工段,将每个施工段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实施管理,以施工段为进度跟踪对比对象,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对比。采取无人机巡视等手段,对现场进行巡视对比,直观反映现场施工进度。采取现场监控视频全覆盖,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装置,实时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控反馈,对重点部位施工情况实时监控。

监理单位管理方面,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明确关键工序中工区、监理、管理的职责并监督督促落实。现场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给监理和各工区项目部,督促监理和各工区项目部履行各自职责。

BIM技术应用

基于幸福林带项目特点,将BIM建模过程分为设计、施工两大阶段,项目初期组织设计及施工各方BIM人员共同建立BIM实施体系,利用BIM技术辅助项目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将施工阶段的隐患点前移,充分发挥设计优势,实现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设计阶段的BIM应用,消除了大量传统施工图设计的错碰漏缺,减少了施工阶段的工作难度。在施工阶段,采用BIM技术进行了装配式机房的设计,现场单个机房施工周期通常在两个多月,通过整体装配式机房的设计和实施,预计10天即可完成,大大节省现场消耗时间和人工投入。

方案阶段,通过BIM技术模拟、VR技术展示、空间净高检查,辅助设计方案比选,提高甲方决策效能。施工阶段进行各类施工模拟、空间关系演示等,协助施工单位交底。

小结

通过中建西北院幸福林带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践,对决策、设计、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的咨询服务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性探索,项目管理单位与业主和总承包单位“协同共进”的共同管理模式,是提高现场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施工阶段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的新思路、新创举。

2019-08-05 中建西北院西安市幸福林带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057.html 1 3 设计主导 策划先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