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2019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论坛在武汉举办

7月25日至26日,2019数字建造背景下的设计未来暨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论坛在武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数字建造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聚焦国内外数字设计及数字建造领域发展的重大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共话数字建造的发展与未来。

本次会议主办方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霆致开幕辞。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工程管理系主任骆汉宾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学术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孟建民做了《全过程数字建造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分享数字建造的趋势、实践与思考。孟建民列出了国际、国内及地方(上海、深圳等)BIM的标准体系对比,然后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一步谈到了数字建造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价值。

骆汉宾的报告主题为《土木建造与管理的现在和发展》。他指出,在当前工程建造任务愈加复杂及难度加大、工程建造产品性能要求提高及安全建造和营商环境改善的需求提高等背景之下,中国工程建造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而智能建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对绿色化、工业化、国际化和高效监管与行业治理方面的改进和优化作用不容小觑。而数字建造即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进行规范化建模,实现数字链驱动下的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的建造与服务模式。他通过“超大直径越江盾构施工控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建造”“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工程项目审批平台”等案例来充分论证了数字建造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交付高性能工程产品,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增值和生态可持续建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任、教授、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卫国做了《数字建筑研究——3D打印建造及互动建筑系统》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数字建筑的内涵是房屋建造的全过程及各专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建造目标的过程,其特点在于“全过程”及“各专业”相互之间具有连续且共享的数字流,它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是经过后续阶段及各专业不断添加、修改、反馈、优化的建筑信息;以此数字流为依据,房屋建筑的物质性建造依靠互联网及物联网、CNC数控设备、3D打印、机器臂等智能机械,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环保性的房屋建造与运营服务,一个新的“数字建筑产业网链”正在形成之中。随后,徐卫国通过精彩的案例演示了3D打印,尤其是混凝土3D打印在建造方面的革新和突破性成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阿里巴巴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陈怡星在题为《数字雄安镜像孪生》的演讲报告中提到,在以落实“雄安质量”、打造“数字城市”为目标的总体指导意见和具体规划纲要下,中规院和阿里巴巴组建项目组历时1年2个月,22家单位共同参与打造的“雄安数字规划平台”。围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核心目标,进行了“全周期生长记录、全时空数据融合、全要素规则贯通、全过程治理开放”四大创新探索,最终实现了创造性的交付成果。

奥雅纳(Arup)工程顾问数字技术加速中心总经理韩毅在《奥雅纳的数字化加速》的主旨报告中将演讲内容分为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加速两个版块。他谈到,“塑造更美好的世界”既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景,也是奥雅纳(Arup)公司一直以来的追求。在“赋能未来智慧城市”的目标下,奥雅纳与世界能源理事会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技术,以有效地应对城市能源问题,从而展示了其在塑造更美好城市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行业界限日益模糊、新兴商业模式崛起、需求多样化及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现有经营模式面临困境的企业以及基础技术飞速发展、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技术等,都加速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程度。随后,他强调了“是战略,而不是技术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人才,才是数字化变革的核心挑战”等观点。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数字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慎分享的报告主题为《工程数字技术研究与实践》。他通过集成化智能设计系统开发与实践、复杂结构高等非线性分析软件集成系统开发与实践、数字技术助力专业设计软件开发这三个方面内容来展开,分析了工程数字技术研究和实践在当今的现状和发展,并通过全面细致的技术分析与讲解,以及丰富、生动的项目演示,佐证了数字技术的显著作用。

CCDI悉地国际集团BIM业务高级总监、上海悉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钱江在《数字建造背景下的设计未来》的主题报告中分享悉地国际的数字化设计历程。悉地国际从2004年开始在工程设计领域运用数字化手段以来,通过众多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设计和工程实践的积累,使这一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得到逐步延伸和全方位应用。

北京蓝海华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邓明灯的报告主题为《蓝海·建筑空间智能化应用》。他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如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大兴国际新机场、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大院等案例。他先从宏观层面揭示了建筑空间智能化应用的主旨,讲解了智能技术在能源管理系统、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无线感测系统、智能会议和照明系统等方面的卓越体现,后又继续从细节层面谈到“建筑空间智慧小生态”,然后谈到通过数字化管理咨询智能化规划、方案设计产品选型与配置清单、实施交付运营与维护一系列运作,最终实现建筑空间智慧化的目标。

本次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华中建筑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同时得到了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及中建三局投资发展公司的特别支持。 (学会)

2019-08-05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058.html 1 3 2019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论坛在武汉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