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法人单位分别为1952年的4124倍和1539倍

本报讯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5万亿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长13.4%;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超过120多万家,是1952年的1539倍,年均增长11.8%……这些数字来自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建筑业篇,显示了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技术显著提高,实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建筑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195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1998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突破万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11.6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2017年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突破二十万亿大关。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5万亿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长13.4%。

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是1978年的445倍,年均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6.9%,比1978年提高3.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2%,比1979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建设成就惠及社会,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201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是1978年的2.5倍,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以上。

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显著增强,对财政的贡献更加突出。2018年上缴税收7624亿元,比1991年的43亿元增长了178倍,年均增速为21.2%;年人均上缴税收从403元增加到13703元,增长了33倍,年均增速为14%。2018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扣除出口退税)的比重为5.5%,比1991年上升4.1个百分点。

建设项目亮点纷呈,为“中国建造”品牌增添活力。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华龙一号等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成为“中国建造”的醒目标志。与此同时,建筑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的互联互通,陆续建成了中缅原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使“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同额1257.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8%。

建筑业企业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建筑工程部(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0年设立的一个隶属于国务院的部级机构)编制的1952年企业单位目录记载,当年中国建筑业具有编号的企业仅有62家。198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6604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百倍以上。2018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已超过120多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到9.5万多家,是1952年的1539倍,年均增长11.8%。

与此同时,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装备水平更加先进。2018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1104.5万台,是1982年的54.2倍,年均增长11.7%;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突破2.6亿千瓦,是1982年的8.7倍,年均增长6.2%;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6246亿元,是1982年的50.2倍,年均增长11.5%。二是承揽工程能力明显增强。从签订合同额看,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达到49.4万亿元,是2002年的18.5倍,年均增长20%,年均增量达2.9万亿元。三是施工能力大大提高。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是1980年的62.8倍,年均增长11.5%,年均增量达3.6亿平方米。四是企业家底更加殷实。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达到3.9万亿元,是1993年的48.2倍,年均增长16.8%;资产总计23.4万亿元,是1993年的62.9倍,年均增长18.0%;营业收入21.2万亿元,是1993年的66.6倍,年均增长18.3%;利润总额0.8万亿元,是1993年的124.5倍,年均增长21.3%。五是企业资质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总专包建筑业企业4.4万个,是2002年的3倍,占全部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个数的比重为46.0%,比2002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六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2018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有69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四年居各国首位。上榜中国企业的国际营业额占比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达到了23.7%,比第二名占比高9.8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上榜企业中,有3家企业进入10强,比2017年增加一家。此外,9大重点领域的1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在8个领域榜上有名,并位居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榜首。

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筑业有组织的建筑职工不到20万人;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增加到648万人。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5563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8倍,是1980年的8.6倍,1981~2018年年均增长5.8%;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7.2%,比1980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下转第2版)

2019-08-12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法人单位分别为1952年的4124倍和1539倍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113.html 1 3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