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翼翔
新媒体制作如何“蹭热度”、如何快速涨粉、如何实现“病毒式”传播……8月8~9日,百余家建企齐聚“魔都”上海,参加由建筑时报社主办的2019建筑业微信公众号运维经验交流研讨会。各大建企新媒体负责人、运营者齐聚一堂,本着更加专业、更加务实的态度,共同探讨与交流新媒体内容生产和推广运营的经验和感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康春江,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丽,江苏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孙振意,深圳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正明,中建协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副会长、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锋,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唐婉晓,建筑时报社总编辑余凯凯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嘉宾和代表致辞:展望融媒体未来 扎根公众号运营
面对新技术和新形势,媒体和媒体人应该走向何方?会上,两位发言嘉宾都认为:媒体融合发展才是未来之路。
余凯凯表示,近年来建筑时报社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融媒体业态,如今已经从单一的纸媒转型为由建筑时报纸媒、建筑新网门户网站、建筑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组成的融媒体平台。
康春江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从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流程再造以及媒体中心的建设,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已经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了新的路线。
会上,三位协会、企业代表也和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心得经验。
赵正明表示,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形式,弘扬建筑产业、企业和产业工人的风采风貌。通过微信平台,协会会员与会员间的横向交流得到增强,促进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
中国五冶企业代表章炳捷介绍道,中国五冶以官网、报纸、杂志为主要内宣渠道,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为辅助五冶集团内外宣传工作,包括五冶风采、五冶资讯两个主要模块。截至2019年8月,订阅用户数达7866人,与目标受众重合度高。
华蓝设计企业代表钟蕾提出,技术性、专业性的文章才能体现出企业实力,但往往点击率不高,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专家培训:领域更加凸显 解决实际问题
研讨交流会的重点便是专家培训,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澎湃网、喜马拉雅等企业的资深新媒体运营、内容生产专家,带来微信运营实战教学。透析建筑业和新媒体交叉领域,与会专家的观点中体现出诸多共识:
建筑业微信运营者们应该具备新媒体思维——澎湃网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张凌认为,当前政企公众号的一大问题是质量较弱,很多号是公文式的“自嗨”;喜马拉雅资深撰稿人胃窦提出,许多公司的微信推送以自我为中心、以公司为导向,这样很难受读者欢迎。
标题制作非常重要——135编辑器合伙人兼COO孙晓芳说:“为什么要在标题和封面上下功夫?你的文章会不会被打开就取决于此,只有3~5秒的时间,人家就划过去了。”张凌表示,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红利已过,更强调社交属性,又因为图片元素的削弱,对于标题制作的要求更高。
编辑应当了解受众——上海竺像网络公司CEO杨俪介绍道,应当了解用户正处于何种场景,并为其提供适用于该场景的信息。胃窦认为,公众号的定位问题,就是明晰公众号给谁看、能解决何种困难的问题。
聚焦于新媒体运维的不同方面,与会专家又各自给予了实操性意见:
张凌在《化腐朽为神奇——企业新媒体蹭热点实战篇》中提出,在新媒体选题方面,应当注重话题性、深度以及感人的细节。在新媒体内容制作方面,应当少文多图、注重于读者互动并勇于“玩梗”。她认为,新媒体运营不要盲目追求“10万+”,更不要照搬公文。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