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陶瓷岩板市场持续升温,日渐火爆,给低迷的建陶市场带来了一抹亮色、一抹希望。但与此同时,国内几家建成陶瓷岩板生产线的企业,其生产线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一条岩板生产线,一年往往只生产三五个月,其余时间要么贴牌、要么停产、要么转产其它品类的瓷砖。那么,为什么陶企还要投入巨资大规模建设岩板生产线、开发生产岩板产品呢?陶瓷岩板究竟能不能火起来呢?
笔者以为,业界之所以纷纷看好岩板市场,理由可能各不相同,但下面几点无疑是关键。
第一,岩板是未来家居市场的趋势性产品。在当前的家居空间装修中,常见的材料有陶瓷、金属、木材、天然石材、人造石材、人造板材、布艺、塑料、皮革、涂料等。在上述装修材料当中,作为非金属无机材料的陶瓷类岩板,无疑具有较大的材料性能优势,成为家居装修领域的新风口。可以预言,未来的家居市场,岩板的市场份额一定会越来越大。企业投入重金建设岩板生产线,可以先入为主,提前布局,积累经验,抢占先机。
第二,岩板创造行业价格高地。近年来,传统陶瓷砖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血流成河,使许多陶企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企业盈利能力正迅速下降。传统陶瓷砖,陶企出厂价每平方米平均不到50元,终端售价在100元左右;陶瓷薄板、陶瓷大板,将平均售价提升至每平方米数百元的水平;而岩板再加工,每平方米售价可达数千元,创造了陶瓷板产品销售价格的新纪录。巨额的利润空间,吸引众多陶企纷纷进入岩板领域。假以时日,当岩板市场份额达到一定规模时,一定会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三,跨界争夺新的市场空间。当前,建陶市场极度饱和,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在传统陶瓷砖领域,无论怎么样创新、推出怎样的新产品,都难以有大的突破,而大规格岩板则可以利用陶瓷产品的优异性能和技术优势,进行跨界创新,进入家具、厨卫等领域,与天然石材、大理石、人造石、人造板材等进行替代与反替代的市场竞争。由于岩板产品绿色、健康、环保,在规格上又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已进入厨房操作台面、橱柜、衣柜、洗手间台面、浴室柜、餐桌台面、书桌台面等领域。
第四,顺应全屋定制的市场潮流。当前,不仅仅是陶瓷行业,厨卫领域、大家居领域都在倡导全屋定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喜欢全屋定制,可以突出主题、统一风格,打造现代、简约、轻奢的家居空间。陶瓷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利用岩板的产品优势,让全屋定制成为可能,让岩板成为家居装修当中除地砖、墙砖之后的另一种陶瓷板产品,继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现代美学和简洁实用的家居空间。
第五,消费升级让岩板更具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家居装修和定制领域,许多材料,既不环保、也不耐用,比如人造板材,会长时间散发出有害物质,存在使用寿命短,易开裂、起皮、怕水泡等缺陷,更有可能遭遇白蚁的侵袭;再比如人造石,时间一长,同样存在变色、发霉、发臭等缺陷;天然石材虽然性能优异,但一不小心就会放射性超标,而且其规格受限、价格高昂。综合比较,岩板产品绿色、健康、环保,是家居空间消费升级的较好选择和强有力的竞争者。
当前,传统陶瓷砖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在产品研发上形成强差异化的趋势,即便一两款新品成为爆款,也会立即引来大量同行的模仿、抄袭,继而陷入同质化的竞争当中。在产品规格的创新上,瓷砖行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规格不断变大的演变史,随着陶瓷生产装备的不断突破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瓷砖的规格越做越大,直至出现了后来的陶瓷大板、陶瓷中板、超石代岩板等。
小规格,那是陶瓷企业的过往史,虽然现在仍有部分企业在坚守,甚至有企业专注于陶瓷马赛克,但小规格难以实现空间的整体感,因此,只能是一个小众产品。中规格,是目前陶瓷行业最主流的产品,包括常见的陶瓷墙砖、地砖和陶瓷中板等,由于中规格的产品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应用技术体系,建立了包括压机、窑炉、花机、抛光、打包、运输、铺贴等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其最为成熟,竞争也最为激烈。
大规格,包括超大规格(1600毫米×3600毫米以上),具有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等特点,目前还只有个别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进入,相比中小规格的陶瓷砖,是一个蓝海市场,因此,更受行业一线品牌的青睐。即便是无实力建设生产线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贴牌、进口等方式进入岩板家居市场,分享其中的成长红利。
从传统规格的瓷砖到陶瓷薄板,再从陶瓷大板到陶瓷岩板,不仅仅是陶瓷装备的突破、行业产品的创新,更是行业边界的拓展和终端消费群体的升级。笔者相信,陶瓷岩板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