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景观绿化

垃圾分类是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调研手记

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又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民生工程。李强书记强调,开展大调研,根本目的是要实打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垃圾分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效果,需要市民、企业、社会各界和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目前上海垃圾分类实效如何、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问题?日前,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集中走访徐汇、虹口、松江、嘉定、静安、普陀等区,深入垃圾分类一线,与社区干部、市民代表、街镇深入交流探讨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和创新做法,“调”出真相、“研”出对策。邓建平如果说——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有“温度”,工作推进才会有“力度”

近期,我深入垃圾分类一线,听取了30余位单位负责人、社区干部、市民代表的意见建议。

从调研检查情况来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个多月来,社会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全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逐步从《条例》要求的“要我分”转变为“我要分”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生活习惯。

随着市民分类参与度提升、准确性提高,7月份,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4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已达到82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1.1倍;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17000吨/日,比2018年底减少了21%。

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的背后,体现了市民的支持,凝聚了各方的努力,推行“定时定点”也功不可没。正如李强书记所讲,“定时定点”是提升垃圾分类质量的关键一招。以居住区“定时定点”全覆盖的长宁区为例,全区湿垃圾分出量达到460吨/天,接近干垃圾量。从东京、台北等城市经验以及上海实践来看,推行“定时定点”有助于改善居住区环境面貌,快速培养分类投放习惯,也有利于市民监督环卫企业分类清运。

今年5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制定了《上海市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工作导则》,对于“定时定点”的前期宣传、实施方案、投放点设置、开放时间及值守巡查等,导则都提出了指导意见。比如,在点位设置上,建议每300户至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定时定点”投放点;建议“定时定点”投放点每天开放3至4小时。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推进存在三大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专业指导不够深入全面。越是加强调研走访,越是切身体会到,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全“沉下去”。《导则》落实还不到位,个别街镇未落实“一小区一方案”。居住区“拉宣传横幅”的确实多了,但居民“入户宣传”“面对面宣传”还不到位,尤其是对租客、年轻白领等群体宣传不够,部分居住区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化和粗线条。

第二,撤桶“一刀切”。《导则》明确,推进“定时定点”要分准备期、实施期和维持期。“定时定点”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核心作用,通过居委会、业委、物业、志愿者共同努力,与居民充分沟通,做好宣传及指导工作。但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部分街镇推行“定时定点”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为了实效速成,在缺乏对居民宣传告知和沟通协商的情况下,“一刀切”地撤桶并点、限定投放时间。

第三,投放点位环境急需改善。定点点位在定时以外时间撤桶以后,垃圾落地、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时有出现。从7月份对全市160个居住区、300余次车辆清运检查情况来看,定时定点环境管理不善比例近30%。调研发现,由于定时投放点收集容器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保洁员“工完场清”不到位,环卫清运不够及时,投放点垃圾满溢、周边环境不洁的情况依然存在,成为夏季投诉的热点。

一袋垃圾的小问题,实则凝结了基层治理、政府管理的大文章。“定时定点”投放要得到市民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温度”跟“制度”一样重要。

一是“一小区一方案”,更有温度地推进“定时定点”。按照“定点要坚持逐步推行,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原则,全面落实《导则》,坚持“一小区一方案”,更有温度地推进“定时定点”投放,取得市民支持和理解。居民区党组织、物业企业要落实责任、加强引导,要在确保分类投放质量、不影响居住区环境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增加投放的便利性、延长投放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配套有弹性、有“温度”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强化管理,提高定点点位环境卫生质量。居住区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离不开街镇、居民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当前社区已经形成湿垃圾破袋投放的良好氛围,考虑到夏季高温特点,为减少湿垃圾异味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我局已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区环卫作业企业提高收运频率,对湿垃圾清运从原每日一次的作业频率变更为每日两次。

三是需求导向,创造条件设置误时投放点。实行“定时定点”的小区,市民普遍有设立误时投放点的需求,在前期已经颁布“工作提示”的基础上,推进有条件的居住区设置误时投放点。

下一步,要督促物业企业加强对误时投放点的巡查及保洁,辅以摄像头监督,与居住区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加强对误时投放点运行及分类实效的日常管理。

(张宁明 接晓颖)

2019-08-29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调研手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353.html 1 3 垃圾分类是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