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以及《杭州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确定新建杭州西站,形成杭州铁路线网一轴两翼的总体格局,西站将作为杭州西翼通道的核心。8月21日,杭州西站站房设计方案首次正式亮相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面向杭州市民公开征求意见。
杭州西站是一座铁路、公路、航空、地铁、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这是杭州除萧山机场、火车东站之外第三大综合交通门户枢纽,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打造辐射全国的枢纽大平台。杭州西站立足“国际视野,高点定位”,坚持“大TOD”发展、“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的理念,力求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打造综合交通示范点、科创走廊会客厅、绿水青山园中站、世界名城新名片。
杭州西站站房设计方案由筑境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杭州西站站房规模10万平方米,方案设计站型为带高架候车室站型,进站旅客以高架候车室候车为主,辅以线下快速进站厅。西站枢纽规模确定将为11台20线,预测近期(2030年)旅客发送量将达2665万人,远期(2040年)旅客发送量为5230万人。 建成后的杭州西站构建了杭州到浙江省内各地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打通了杭州至武汉的铁路通道,开辟了杭州至上海、南京、温州、合肥、西安等地的新通道,同时,源源不断的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汇聚于此,形成巨大的人才、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大大提升城西科创大走廊对外商务出行效率,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发展。
整体设计以打造“站城一体”、城市未来生活的典范区为目标。设计团队结合整体“云之城”的理念,将站房综合体设计融入整体环境考虑,站房与城市综合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建立联系,将站融于城,将城合于站,打造站城高度融合的超级TOD。建立火车站与余杭塘河,以及寡山、吴山“看”与“被看”的相互关系,形成“呼应山水,沟通南北”的自然生态格局。
站房部分打造“云端站房”的设计概念,提出“云谷”“云路”“云厅”的核心理念。通过“云谷”解决站与城复杂的交通组织;通过“云路”打造中央快速进站系统;通过“云厅”将站与城的功能更好地融合起来。高铁站房下部设地铁、公交、长途、出租、私家车等停靠设施,通过云谷及中央进站系统实现各类交通之间的零换乘。
在功能布置上,整体布局高度复合,打造立体城市。在南北向主轴上,南侧设计了作为统领整体形象的“云门”,打造城市会客厅;北侧设计了以特色会展、商业为主体的会展中心。
杭州西站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开发,实现商务同城、旅游同城、职住同城,打造杭州西站一小时可达圈。随着高铁的开通,未来,杭州西站综合体必将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枢纽、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引擎、杭州“旅游西进”的产业旗舰。
杭州西站的方案不仅吸引当地市民的品评,也得到建筑名家的赞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认为,杭州西站设计方案最大亮点是打破城市建设和铁路场站建设的隔阂,在国内开创了站城一体化的先河。“在杭州西站站房方案中,我们看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流线和站城一体的功能布局,既节约集约用地,又增加复合功能,形成以人为本、多维一体的交通组织。”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非常好地解决了城市融合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高密度的城市发展。
在《城市秘密》创始人王群力看来,杭州西站最大特点是立意比较高,站在“站、城、业、人”四个维度来考量和定义车站的作用。“它看起来是在建车站,实际上是在造一座城。”此外,西站的设计上还有一些很酷的细节,如对光的运用。通过“光谷”概念使更多自然光进入车站,展现的理念就是处理好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综合)
杭州西站南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