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一支充满激情的响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黄浦江沿岸E20单元E-3-2项目施工 掠影

郁锋 陈幸驰

上海陆家嘴往南3公里,浦东滨江区域建设日新月异。

浦东“四个中心”建设、提升沿线综合品质,黄浦江搭起新时代的弯弓,一发响箭正从陆家嘴南岸射出,领航的箭镞便是黄浦江沿岸E20单元E-3-2地块项目。

“令剑一出当响箭。”600多个日日夜夜,奋勇争先、担当实干的上安人一路艰苦鏖战、披荆斩棘,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A、C、D三栋塔楼提前两周实现了通风管井的移交目标。

这一箭穿云破雾、清脆响亮,创造出25天完成400平方米制冷机房主管安装的“上安速度”。

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7万平方米,地上由8栋塔楼组成建筑群,建成后H塔楼为华润上海总部大楼。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担该工程的机电安装任务,内容包含暖通、给排水、电气、弱电等十余个专业,被誉为“小工程中的大考场”。其中,有几大特点,规模大、工期紧、设备种类多、工序接口多,而且专业交叉作业又多,相互制约、同步抢工带来了安全压力、工序协调、质量管控等一系列难题,“考场”常现“金戈”铁马、与时间争夺的场景。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怎么办?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各级领导深入施工一线,靠前指挥,想方设法抓好顶层设计,并将强化管理、突破重点、抓住关键作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制定了一揽子因地制宜的保障措施,理顺管理体系,理清管理思路,破解施工桎梏。同时,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集结了一批各专业精兵强将驰援现场,坚持对照创优目标,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攻坚举措,层层分解责任,全面实施“任务倒逼、时限倒推、责任倒追”工作机制,以最快速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施工开展前,项目部绘制一幅形象的“进度巨图”,详细列出了施工数量、土建进度、时间节点,按照水、电、风、消防专业“黄绿蓝黑”标注清晰,哪有“卡脖子”难题,设备位置、管路走向、勘查结果一目了然,一张充满战略意图和战术指挥的“战地图”挂在项目会议室,更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团队有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和气魄。

智慧建造,磨尖箭锋。追工期,有“人海”可依,而破难点往往需要智取。工程建设之初,项目部就提出了“质量创优、管理创新”的建设目标,认真对标鲁班奖创建工程的各类要求,编制了一套涵盖施工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方案。“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的“三化”创建理念是贯穿始终的施工指南,引领着“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三大创新”笃定前行。

品质工程的打造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践行“互联网+传统现场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体系,全面推行轻量化BIM模型、云资料管理、进度沙盘等系统,实现了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检验的“基础把控、层层保障、每项必精”目标,打通了质量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为保障项目施工中每道工序质量,项目部通过PC端工程协作平台,将分项工程、分包单位信息录入系统内,现场管理人员在对现场施工检验合格后,将照片或者视频通过手机APP上传至系统中,并根据重要程度,交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等人进行逐级审批,审批通过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另外,平台定制防逾期提醒、滚动更新功能,在预设整改时间结束前,APP自动对相关人员发送通知提醒。截至目前,协作平台共发起整改通知182条,促进了整改落实工作的闭环管理。

诸如此类的智慧管理在现场应用数不胜数。通过利用虚拟建造技术,对冷冻机房施工全过程方案进行数字化演示,达到优化方案、合理部署交叉工序、模拟进度和可视化交底的目的;积极落实永临结合方案,提前开展临时消火栓、临时雨水、楼梯间临时照明等管线施工任务,投入使用,减少材料浪费,并采用轻型支吊架、综合支吊架、彩色桥架等绿色材料,实现“四节一环保”绿色建造目标。特别是在制冷机房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技术应用,使机电安装系统装配率达到100%,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切割动火作业带来的各类隐患,作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还使现场施工工效得到大幅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犹如一张“天网”,时刻关注着各单体施工现场的最新状况……

响箭一出,势不可挡。在与时间的争夺中,项目部士气高昂,综合吊架一次成优,将60天机房机电安装工期优化到了25天内完成,为后续工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赢得了工程主动权。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的,这是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团队,更是一支充满激情的响箭。

2019-09-09 郁锋 陈幸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480.html 1 3 一支充满激情的响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黄浦江沿岸E20单元E-3-2项目施工 掠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