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武英
9月8日,第44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最为吸人眼球的是,这里既有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展馆,还有普利兹克建筑奖另一位得主、日本知名建筑师藤本壮介等多位建筑师以西扎为主题的国际建筑设计论坛,吸引了300余位业界专家和专业设计师前来聆听。
本届家博会立足于更高起点和水准,把世界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的演讲论坛与展示展览融合了起来,凸显设计引领,对家居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红星美凯龙的协助下,中国家博会(上海)联合德国著名建筑咨询机构Aedes大城市研究所(ANCB),特邀请到藤本壮介,普利兹克建筑奖执行理事、西班牙IE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玛莎·索恩,法国XTU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建筑中心主任等七位知名建筑设计师带来一场国际建筑设计论坛,共话“设计为人:从阿尔瓦罗·西扎的现代主义到数字化未来”主题。
西扎分享设计创意
今年86岁的葡萄牙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罗·西扎是著名的国际建筑大师,曾于1992年获普利兹克奖。他的作品简洁、单纯,充满个性的张力,以美如雕塑般的“诗意现代主义”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还非常注重和谐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注现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受红星美凯龙和锐驰的邀请,西扎为高端家具品牌锐驰家具亲自手绘了家博会的展馆设计图纸。为此,展方策划了在现场举办的这场以他为主题的国际建筑设计论坛。
西扎大师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但是展览现场不仅有西扎亲自操刀设计的展馆,他还亲自录制了致辞视频,视频中西扎分享了他为锐驰设计的展馆,还对家具、数字化、现代建筑运动与包豪斯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西扎表示,今年是德国包豪斯大学成立100周年,包豪斯学派传播从北向南,又由南向北,这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显著特征。如今我们仍处于类似的情况下,各自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被需要。他通过此次实践领略了中国的建筑、家具和手工艺,他表示中国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准历史悠久、有目共睹;他希望建筑师不应该仅仅为精英阶层服务,而应该为普通大众服务。美不应该仅仅为富人服务,而应该让所有人共享。
这次,大师又一次展开他强大的想象力,从柏林的马蹄园、毕加索的画作、马蒂斯的拼贴图中寻找设计灵感。来到西扎馆,观者会立刻体会到西扎标志性的空间次序和光影之美的完美融合。没有任何装饰的墙面,使空间更显纯粹、干净。建筑中倒立设计的小庭院呈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元素,延续了西扎近年来在中国建造的多个项目的精神气脉。7个门廊将庭院切割成不同的空间,观者通过这7个入口,可以自由探索这一连串的空间。如果俯瞰这一715平方米的展馆,人们会很轻易地发现,它形似一只食蚁兽或大象。
七位大师共话设计为人
七位建筑设计大师探讨了在当代数字化变革及大规模生产和预定需求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主义设计方法是否依然适用,创立于100年前包豪斯学院的理念是否能跟得上数字化的进程等一系列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主持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Aedes大城市研究所总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及西扎的孙子进行现场致辞。Aedes总监提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展会和展览的举办都造成了影响。面对这样的变化,如何能改进现代的生活环境,如何在未来开启新的生活方式等话题将被更广泛地讨论;张利表示对数字化时代到来感到兴奋同时也有点焦虑,面对新科技为建筑学带来的挑战,如何弥补人类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找到答案;曹嘉明表示,在包豪斯大学成立100周年之际,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时至今日依然极具影响力,在中国尤其在上海这座城市,从上世纪初第一代建筑师通过建筑实践孜孜不倦追求着现代性,留下了结合中西文化的众多现代作品,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大师中都有着他们的弟子或理想的继承者:柯布西耶——关景祥(同济)、密斯凡德罗——罗维东(同济)、格罗比乌斯——周卜颐(清华)、赖特——汪坦(清华)。同时,他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设计不仅是一种创造性和思维方式,更已成为驱动创新的引擎。
论坛上小西扎向大家介绍了西扎大师的创作理念、代表作品以及这次设计锐驰展馆的初衷。“锐驰展馆如果从形象上来看包含着一种争议,有人觉得它像大象,在我看来,像一只懒洋洋躺在地上的猫。他可以让你感觉到空间在无限地向内进行延伸。里面的7个不同小展区的大门让你打开了7个不同的世界。西扎的特色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外部的景观,同时模糊其中的界限。我们都希望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这也就是设计的初心。”
藤本壮介发表了以“自然与建筑学的关系”为主题的演讲,介绍了蛇形画廊、光粒子——中东商业综合体以及法国蒙彼利埃白色建筑等他的几个知名的代表作。他希望设计师能不断地勇于提问,不断质疑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无论是关于人的、历史的、环境的、气候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找出一些新的解读、新的意义,从而创造新建筑的机会,这是打造未来的关键。
玛莎·索恩组织了专家小组进行演讲。她指出,我们活在一个数字变革的时代,科技带来的变化速度之快是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这样一个数字革命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深远而且广泛的,科技不断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XTU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对其建筑设计联合事务所的一些数字化项目进行了介绍,她相信建筑可以改变未来,当今数字化的革命,将会成为第三次重要的技术革命,人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很多不同的设计。
袁烽列举了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让机器人学会传统工匠技术,带来全新设计的项目案例,推动人们再次思考人类和工具、想法和行为、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关系,为人们重新带来一个机会,去讨论范式转型。
论坛最后,玛莎·索恩与五位设计大师进行了一场对话。他们在现场热议数字化未来对设计行业的深远影响。正如西扎在视频中所说:“机器可以使产品标准化,从而使建筑和设计为大众服务。”
打造全球家居生活典范
在此次展会上,可以欣赏到诸多国际大师之作,近距离接触国际设计大咖。除了建筑设计论坛之外,ADI(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前主席、欧洲设计学院副主席等也被红星美凯龙创新设计联盟邀请到中国家博会(上海)现场,探讨“家居设计与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师参与到这场展会中来,中国家博会(上海)早已不再是囿于中国本土的家居展会,而是一个具有国际化水准、视野、平台、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锐驰馆平面
西扎大师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