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9月5日,第27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2019)全球双年会在西班牙中西部世界文化遗产地阿维拉古城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记录过去”,来自全球五大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316名注册代表参会。本届会议共有32位中国学者参加,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台中科技大学、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会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通过主旨报告、33个学术单元、案例分享、墙报宣讲、展示体验等多种方式,交流与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数字化途径,涉及到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方法、三维建模技术与途径、多元数据融合与处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博物馆构建与应用、智慧文化遗产动态监测等多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
在闭幕式上,CIPA主席斯特拉托斯先生揭晓了CIPA2021的举办城市:中国北京,并与全场会议代表一起向北京组委会表示了祝贺。这将是CIPA自1968年创建50周年以来,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双年会。随后,CIPA2021北京组委会代表清华大学教授党安荣、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爱群向与会代表介绍了CIPA2021的筹备概要,并播出了充满青春活力的CIPA2021宣传片。CIPA2021将于2021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三家联合举办。双年会主题是“大学·数感”,将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与遗产人文感染力,体现中国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目标体系与学科建构的前沿思考及实践案例,以推动CIPA从技术化的数据获取和管理走向更全面、更综合的数据应用和价值服务。
据了解,CIPA在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分别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土耳其安塔利亚、日本东京和中国台北)举办了27届全球双年会。北京成功申办第28届CIPA全球双年会,首先归功于组委会一年来的精心策划与细致准备,三个单位多位师生精诚合作,提交和陈述了让CIPA执委会非常满意的双年会承办方案,特别是大会主题的凝练“大学·数感”和五个专题内容的设计,获得了CIPA国际执委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当然,这次申办成功的深层原因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及其所孕育的多源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遗产保护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与众多成果的问世,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自信与遗产保护实力。
CIPA2021在北京的举办,与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2)要求高度贴合,也有助于北京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的建设。
CIPA全名为“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于1986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联合组建。是ISPRS永久专业委员会和ICOMOS下属的28个科学委员会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科学委员会之一,也是在国际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
(贺艳 党安荣 侯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