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门,室内的灯就会亮起来,音响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天黑时窗帘会慢慢合拢,定时煮饭的电饭煲里飘出了阵阵稻米香气……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等国际大型展会上,智能家居装饰始终是热门话题,其中有不少中国的品牌和产品亮相。
如今,中国的智能家居装饰产品已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并将逐步走出国门。
科技感强使用方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装饰市场中的智能门锁、智能化妆镜、智能卫浴、智能烤箱等时尚家居装饰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35.9%,规模超过65亿美元,但市场渗透率较低,仅为4.9%;而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766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1514亿美元。智能家居装饰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均非常可观。
“前不久家里装修,我就选了很多智能家居设备。比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坐便器,它们科技感强,使用方便,体验效果不错。”家住北京的李云举例表示,自己走进卫生间的感应区时,家里的智能坐便器就会感应并自动翻盖,离开时盖板也会自动关闭。同时,坐便器还可调解水温、水压、冲洗位置等。
无独有偶,来自浙江的赵刚一直是个科技迷,特意在家里打造出智能的环境。“比如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它可以实现播放音乐、家居控制、叫外卖等众多功能。平时出入我只用说诸如‘天猫天猫,把卧室灯关了’‘天猫天猫,放音乐’等,很多功能就可以实现了。便捷又时尚!”
避免繁琐理解用户
不过,智能设备在受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曾有网友吐槽,有的家居设备明明只需几个按键就可以搞定,却一定要下载手机应用才能使用。待下载安装完毕,用户在应用程序里找了半天也难以找到想要的功能。有人表示,冰箱的主要用途是保存食品,但有的智能大屏冰箱过分以屏幕为卖点,难道是让大家对着冰箱追剧不成?
“真正的智能冰箱要能告诉你鸡蛋是哪天放进去的,里边有几颗,什么时候会过期。”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信息与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孙晓勇认为,具备“思想”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家居产品才能被称贴上“智能化”标签。而智能家居的“思想”,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出用户需求,并想方设法满足这些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不同的标准和协议,智能家居装饰产品的普及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例如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需要安装的应用程序,以连接到WiFi或蓝牙。用户使用不同设备,就要点开不同的APP,这让智能家居装饰产品的操作变得更加繁琐。因此,推动智能家居装饰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势在必行。
研发品牌双管齐下
业内人士认为,以前消费者可能会冲动购买概念性的智能化产品,但今天的消费者变得日趋理性,更倾向于购买实用型产品。如果产品号称智能但使用体验差、连接设备有限、价格昂贵,用户仍然不会买单。
孙晓勇建议,智能家居相关厂商要明确自身的产品定位,之后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成功突破重围。因此要加大研发力度,研究未来趋势,满足并引领用户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强大的生产及研发能力是‘硬实力’,创新的营销手段与品牌力是‘软实力’,软硬结合才能强大。”采访中,恒洁卫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中国消费者扎堆去日本买马桶盖,殊不知有很多是中国制造的,这也证明了品牌的重要性。“在今年的纽约时装周上,我们就把‘国潮’风格的卫浴空间元素融入时尚服饰,希望通过这种跨界的方式扩大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柴逸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