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版

■工程概况

上海临港产业区先租后售园区公共租赁住房三期项目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园区,位于正茂路以北,规划E62路以西,潇湘路以南,玉宇路以东。工程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6月11日竣工交付。单项工程主要包括28栋18层公共租赁住宅、1栋3层配套商业、4栋2层配套公建以及地下车库等。该工程1-28号楼为整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单体预制超过40%,其他单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由上海临港产业区公共租赁房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是上海建工集团的全资子集团。六十余年来,二建集团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上海的城市建设打造了一大批经典工程。近年来,二建集团以上海建工“三全战略”为引领,以“三大基因”为传承,着力于打造国内先进、广受赞誉的工程总承包服务商。

根据“一核两翼四城”的重点区域布局,二建集团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重点区域以精心打造的地标工程展现企业品牌形象,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融入当地城市建设,参与城市建设投资,推进产业联动发展,为企业发展拓展了新的地域空间。

二建集团依托重点工程,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先后完成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迪士尼乐园、外滩国际金融中心、陆家嘴船厂地块、昆山中环、江西绿地国际博览城、郑州绿地中央广场、南京科举博物馆等一批重大知名工程和沪外标志性工程的建设,一大批工程荣获国家鲁班奖、詹天佑大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上海市白玉兰奖等荣誉称号。

历经岁月磨砺的二建人深深懂得,优秀的建筑必须注入创新的灵魂。二建集团聚焦社会发展需求,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逆作法、深基坑、大型地下空间开发、超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

二建人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持续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并率先系统实施了BIM技术,同时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解决了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管理难题,提供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传承是一种素养

——在精雕细琢中追求工程品质

严格遵循标准化工艺工法,是项目团队对品质追求的不变准则,无处不渗透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项目部建立了质量安全施工管控工作小组,通过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策划和多级多样化交底,确保项目人员对每项工艺了然于胸;坚持实行“样板制”,做到样板先行、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持续加强过程质量管控,对现场每道关键工序加强“旁站式”管理,并实施“三检”验收制度;全面推广BIM技术,动态模拟装配式总体细部流程,改进施工节点,如:窗台优化成防水企口的形式,有效防止了窗台渗漏的质量通病;钢筋工程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确保了连接质量;同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施工,控制板面钢筋、大梁主筋和箍筋的间距,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捣时,确保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振捣都至气泡排出为止;现浇楼地面采用振动尺收光,提高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观感质量;混凝土养护到位,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外光内实、棱角清晰、顺直美观;二结构施工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砌筑质量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组砌合理、接槎牢固;安装工程从细微处着手,预先标记线盒位置,四周钢钉固定,防止线盒移位;开槽顺直,线槽修补美观大方。该工程运用综合管理平台集成智能芯片等新技术,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整合现场实时数据,为工程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运用隐蔽工程检验镜、垂直传感尺、自动化灌浆机等高新技术设备,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传承是一种执着

——在革故鼎新中彰显竞争优势

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以最开放的姿态运用前沿的技术,彰显着传承工匠精神的执着。项目团队致力于信息化智能综合管理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全力打造智慧型工地,有力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项目团队成功运用中国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共计8大项、22小项:项目采用信息化智能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智慧型工地核心,平台集成BIM协同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资料管理系统等;项目积极响应临港新片产业区的成立,预制构件均采用物联网信息芯片技术,为每个预制构件定制预埋芯片,并利用BIM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实现了构件生产、养护、运输、验收及安装等全过程有效受控;全面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材料;采用预制预应力倒双T板施工技术,具有“减少支模、节省材料、便于施工”等特点,在不影响净高的情况下,增加了户内开间跨度,满足了业主对房间自由隔断划分的不同需求;大面积采用整体提升爬架建造施工技术,有着“施工进度快、减少劳动力、节省材料”等优点;运用BIM系统建模技术,有效优化了施工技术方案,提高了策划工作效率,提升了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运用混凝土无线测温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温度信息的智能化监测,提升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信息化水平;突破性试点采用自动化灌浆机技术,使得灌浆过程高效、可控;工程设置了一栋教学工法楼,对工艺、工法进行实体展示,入口设置二维码,扫描可见各施工工序要点,以小见大展现核心技术,实现了施工工艺交底的最优化;此外,工程还通过建立智慧工地监控平台、装配式建筑VR互动教学平台、安全体验区、无人机航拍、二维码交底等,实现了施工工地信息化管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传 承

中国船舶馆

上海月星环球商业中心

传承是一种情怀

——在以人为本中体现社会担当

对人和生态的尊重,则是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项目管控中的工匠精神。项目部运用绿色无纸化办公系统,实现了方案审批、每日施工日志等均可在网上完成的目标;项目部通过不断优化办公区、生活区的标准化设施,为工友们提供了体面、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项目部大门采用轻质钢结构拼装组合,表面经特殊电泳处理,具有“耐腐蚀、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项目部各主要出入口均设置可移动式治安岗亭,确保了工地安全;地下室、楼梯间等光照不足区域均采用LED灯照明,安装方便、循环利用、安全高效;生活区宿舍均安装负载辨别限流控制装置,严格控制超负荷用电;项目部采用可反复拆卸的模块化箱体宿舍,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具有防火防水性能好、抗风能力强、节能降噪等特点;项目部通过循环水利用系统,将雨水、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收集后送入循环水箱,有效节约了施工用水;车辆出入经红外线自动洗车池,减少对周边道路的污染;加强现场扬尘控制点的监管力度,通过设置扬尘监测系统,自动启动喷雾装置控制扬尘;项目部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按照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均设置了垃圾分类设施。

传承是一种坚守

——在防微杜渐中严控施工安全

安全是项目管理的底线,更是项目团队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项目团队坚持以“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为目标,积极争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严格遵循上海建工集团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对定型化设施样本进行优化,既保持了建工特色,又增加了创新元素;施工现场采用实名制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时显示场区管理人员及各工种作业人员数量,同时与劳务人员考勤及工资发放联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可控;现场全面实施建工定型化安全设备,装配式构件专用堆放架、安全防护通道等固定式设施都按集团定型化规范管理,坚固耐用、周转方便;塔吊基础采用工具化钢平台,具有拆装方便并可重复利用的优点;现场堆料专人把关,策划先行,有条不紊;坚决执行上海建工集团安全晨会交底制度,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针对重大危险源如整体提升脚手架、排架、塔吊等,严格控制载重、吊重,建立从项目部到集团的多级管理督导体系,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和设备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多级验收制度,防范于未然。

□磬 笙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匠心之韵,在于雕琢;匠人之道,在于坚守。66年,我们不忘初心,用执着筑造经典!66年,我们牢记使命,用坚毅成就品牌!城市工匠,用心传承,续写辉煌!

上海新外滩滨水区

国家会展中心

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2019-09-23 专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636.html 1 3 ■工程概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