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今)10月31日,2019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开幕。今年年度主题为“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响应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中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城市韧性发展的承诺。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叶甫盖尼·奎瓦舍夫、叶卡捷琳堡市长亚历山大·维索金斯基、俄罗斯总统驻乌拉尔联邦地区代表尼古拉·图卡诺夫、俄联邦建设和住房公共事业部部长弗拉基米尔·雅库舍夫,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等各国领导在会上先后致辞,重点聚焦于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创新驱动及其成效,呼吁通过数字创新提供城市服务的认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叶卡捷琳堡市市长维索金斯基共同发布《上海手册:21世纪可持续发展指南·2019年度报告》。《2019年度报告》以“城市创新,美好家园”为主题,手册所选案例极具针对性和代表性,覆盖了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多个国家和城市,兼顾到全球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城市,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城市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据统计,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650名代表出席本次活动。城市日活动期间,中方还在叶卡捷琳堡展览中心举行了中国之窗主题活动。其中,通过对上海世博会的回顾与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体现了中国和上海在世界城市日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上海中心的介绍,展示了中国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建设领域的创新经验;通过介绍唐山市和福州市的城市发展变迁,展现了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当天,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的2019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盛大开幕。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河北省副省长张古江,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副署长维克托·基索布出席活动并致辞。
倪虹指出,世界城市日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发起设立的首个国际日。自设立以来,世界城市日活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促进各国城市互相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创新是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为人民建设美好的家园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总结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经验有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二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障碍和弊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中国正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承载力、包容度和宜居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继续探讨交流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希望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共同创造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包括主题演讲、市长对话、专家交流、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倡议》、《上海手册·2019年度报告》中文版首发仪式、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及相关配套活动等。来自中国、德国、荷兰、丹麦、菲律宾等近2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市长、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并围绕年度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