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桂建通”平台探索破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激发投资活力的经验做法获得表扬,被列入32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
广西:“桂建通”破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难题
长期以来,解决拖欠建筑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地方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难题。广西住建厅于2018年建设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在全国首创“一人一卡、全区通用”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广西模式”,从根本上破解了拖欠建筑农民工工资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4月2日,住建部召开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培训观摩会议,向全国推广广西的经验做法。9月,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组到广西督查期间,督查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率队到广西住建厅调研广西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设“桂建通”平台情况,对广西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广西通过建设“桂建通”平台,实现五方共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实现建筑农民工工资发放实时监管,切实提升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和水平;二是建筑农民工免费办卡,并能够按月、足额拿到工资,还可获得免费异地跨行取款等优惠;三是施工企业免费使用平台,通过银行代发工资可免收手续费,降低企业支出成本;四是银行通过代发工资获得商业投资收益,有效提升银行参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建设运营公司通过合法商业运营获得收益。
截至11月3日,“桂建通”平台累计录入建筑农民工实名信息113.2万条(人),发放“桂建通”卡89.8万张,代发建筑农民工工资超过100亿元。2019年上半年广西在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存量欠薪案件全部“清零”,下半年新增案件全部得到及时处理。 (李嘉佳)
宁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激发投资活力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宁夏住建厅围绕“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120个工作日以内”目标,按照“全流程、全覆盖”和“四个统一”要求,坚持把创新思维贯穿始终,务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宁夏制定了《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区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在此基础上,出台涉及审批事项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25项配套实施细则,指导督促5个地级市印发改革实施方案,形成内容完备、上下贯通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策体系。
宁夏实现了审批时限从237个工作日到120个工作日的压缩再造。针对行政审批达不到“全流程、全覆盖”要求的问题,宁夏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将原有的111项审批事项,按照“减、放、并、转、调”要求,取消6个、下放1个、合并35个、转变管理方式8个、调整审批时序14个、实行告知承诺12个,保留审批事项77个。
在流程再造上,宁夏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与土地使用有关的事项原则上放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并联审批,与设计方案有关的事项放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并联审批,与施工过程有关的事项放在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审批,与验收有关的事项放在竣工验收阶段并联审批。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由住建部门牵头,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并联阶段内应办理审批事项和可能涉及办理审批事项并行推进。
在时限控制上,明确宁夏一般政府投资房屋建筑项目审批时限115个工作日、一般政府投资线性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11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75个工作日、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出让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55个工作日、小型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50个工作日。
宁夏还利用政务云资源,统一建设覆盖区市县三级,与各部门互联互通、可与国家系统对接的审批系统,形成综合审批平台,实现审批事项“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