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明,1938年生,上海青浦人。1959年山东艺术学院(艺专)美术系毕业,师从于希宁、张继馨教授,曾得著名画家程十发、唐云等指点。2005年以来,编著、参编了技法类图书30余本,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牡丹画院院长,《上海牡丹画报》主编,副研究馆员职称。
王宣明从小喜欢画画,3岁丧父,靠母亲和姐姐拉扯长大。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苍山一中任教,后调到苏州吴县文教局负责书法美术类工作。因为工作关系,王宣明与各地到苏州采风的画师相识,为他学习书画传统技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在那时王宣明与程十发(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21-2007)相识、相知,这段师生情谊,从苏州到上海绵延将近半世纪。
1972年,王宣明陪同程十发等上海画院的画家在苏州东山镇写生。在相伴的一周时间里,程十发把笔墨技法、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等口授手传给王宣明,并赠送书画给他。在程十发赠送的画作里,《少女驯鹿图》是王宣明特别提及的一幅:“十发师用笔放得开,留得住,随时调整画面的布局结构,从而达到最佳笔墨效果。”
在与十发师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中,王宣明对绘画技艺和为人处事有了新的领悟。
1997年,退休后的王宣明专注于海派牡丹画的创作。为了画好牡丹,他多次往返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王宣明说:我喜欢牡丹原因很简单,牡丹寓意富贵,寄情前程似锦,国家繁荣昌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海派牡丹画的创作带入到“花花有理、朵朵有情、千姿百态、无一雷同的境界。”
常言道:艺以爱成,业以痴精。王宣明的牡丹画逐渐自成一派,越来越多的人称他为“牡丹王,王牡丹”。有人这样评价他的牡丹:细看可念“春风拂槛露华浓”,抑或“对客偏含不语情”。目可见“含风笑曰矫无力,恰似杨妃睡起时”,鼻可嗅“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2019年6月1日,在多位关心热爱书画的朋友帮助下,王宣明海派牡丹工作室在朱家角课植园揭牌。程十发的儿子、著名书画家程多多先生莅临现场。王宣明在开幕致辞上说:“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这个老顽童也来凑个热闹。能在81岁的年纪有了自己的画展场所,实现了我几十年来的愿望。看到这么多热爱海派牡丹的师生朋友济济一堂,很是欣慰。程多多先生百忙中的到来,更是让现场蓬荜生辉。47年过去了,十发师‘画外多下功夫’的教诲一直影响着我的艺术创作,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他的言传身教仍历历在目,这段师生情谊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程多多先生也表示,能够给王老师画室牌匾题字,正是延续了父亲和王老师的笔墨情缘。
如今,81岁的王宣明,还在为海派牡丹画的创作和发展不遗余力地做着宣传和推广工作,他同沪上一批书画家创办了上海牡丹画院并任院长,创建“牡丹画艺术馆”。王宣明说:“人,总要为自己的兴趣付出点什么的。八十岁继续学吹打。我要学习更多画家长处,让牡丹花开得更加鲜艳!”
春色宜人(国画) 王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