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单体机场航站楼不仅代表了北京未来的战略规划发展,更完美诠释了中国基建实力的新高度。她既是艺术设计、科学技术和勤劳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国门。
为探秘机场的匠心建设,10月15日,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主办、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协办、璘瑞璟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鼎力支持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研讨与观摩会”在开航之际圆满举办。秉持学习交流的理念,研讨与观摩会汇聚开发商、设计师、材料商、媒体等多方资源,打造建筑领域的新交流对话平台,通过交流迸发灵感,引领行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分享+聆听,超级国际机场背后的故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副所长、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靖,北京城市铁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奕,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吴吉明,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产品推广部高级经理李蜀,立邦装饰工程公司应用服务工程师赵亮喻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就机场建设概况及创新技术作精彩演讲。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秘书长王思娅主持活动。
吴吉明从国际知名机场侃侃而谈,与现场参会嘉宾分享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整体设计、建筑结构、建造技术及蕴藏在超级机场建设背后的诸多故事。
金奕从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基本情况、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采用的新技术、新机场线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机场线设备及运营中尝试采用的新技术、新机场线尝试创新的新技术等多方面出发,向现场嘉宾详细解读了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的诸多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深耕公建工程多年的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参与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李蜀从专业角度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具备优秀耐燃烧性能的立邦无机内墙涂料。立邦为停车楼、综合服务楼、新机场高速管理中心等区域涂装了近50万平方米的安全防线。
赵亮喻从绿色建筑材料的角度,详细解读了外墙一体板的特性及在新机场东航基地项目中的运用。作为装配式环保材料,立邦一体板在提升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品质及效果之外,也为建筑带来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保护。
艺术+创新,国际新枢纽面向未来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酝酿的世纪工程,地处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距离雄安新区55公里,直接服务于雄安新区与世界的连接,是一座面向未来的机场。
机场主航站楼总投资额高达800亿元,年客流吞吐量远期目标将达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航站区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航站楼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形成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顶,塑造了“凤凰展翅”的惊艳造型。
新机场室内设计大气磅礴,色调以白色为主。巨大的穹顶由63400根钢结构焊接而成,用钢量相当于半个鸟巢。大跨度、不规则曲面组成的超重穹顶仅靠8根C型柱作为支撑,中心区域的支撑间距达200米,所形成的无柱空间可以完整地放下一个水立方。
新机场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双进双出”航站楼,分为上下五层,通过空间层次的划分实现航站楼不同的服务功能。整个航站楼使用了1320套隔震装置,抗震慑防裂度达到8度,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国门第一线,机场线轨道交通上的新技术
与新机场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的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是线网中连接中心城区与新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全长41.36公里,共设3座车站。作为国门第一线,定位是快速、直达、高品质。
大兴机场线采用CBTC全自动运行模式。机场线总负责人金奕提到,机场线为北京首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地下线路,北京传统盾构及国内类似城际线路盾构无法满足线路建设条件,结合机场线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和施工工期等外部环境,为机场线盾构段量身定制了10台8.8米盾构机。在城市共构高架研究应用中,设计总长7.9公里共构段,设计标准为国内最高。另外施工过程中下穿、上跨铁路四线同时转体桥梁技术在国内也尚属首次。
机场线在设计风格与手法上和机场相呼应,以行云流水的飘带向不同方向发散引导客流,营造与机场换乘厅统一的空间效果,体现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
安心建材,为机场建筑安全保驾护航
新机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安全。作为超级机场,航站楼对于安全标准有很高要求,建筑空间内的顶面和墙面装修材料需采用具备耐燃烧性能的内墙产品。
据李蜀介绍,立邦无机内墙的涂层几乎不含有机物质,天生具备A级耐燃烧的品质,产品热释放的速度极低,能够有效阻隔明火与基材的接触。此外,无机内墙涂料不仅更加环保健康,符合十环认证的内墙材料要求,还具备出色的防霉、抗菌、抗碱功能,从而护航北京新机场公共空间的长时间使用。
除了安全内墙之外,机场建设同样关注建筑外墙的效果品质及安全性。东航基地项目优选立邦一体板体系配套构件、高强度聚合物粘结砂浆、不锈钢托挂件、尼龙锚栓,以粘锚结合的固定形式,可牢固抵御10级台风30倍拉拔摧毁力,力保北京新机场建筑应用安全防线。
凤鸣九天,中华盎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创新和技术突破是中国建筑飞速发展的缩影。这场空中国门的巨大变革背后凝聚着多方建设者的协同智慧,以及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