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业界·观点

分享行业前沿科技 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铝合金结构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近日,铝合金结构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G60科创大厦举行,主办方特邀国内铝结构领域内科研、教学、设计、施工等多个专业的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以分享铝合金结构的前沿知识,加强技术交流,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探讨未来发展方向。来自全国各设计院、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建设单位等15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高峰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上海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董石麟表示:铝合金结构是空间网格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铝合金结构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空间结构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董石麟提出两个关键点:第一,要不断创新,包括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的结构体系、铝合金的节点构造等等,只有创新才能进步;第二,要打造铝结构精品工程,精品工程的要义在于铝合金的加工制造精细化,以及将铝合金结构表现与艺术相联系。只有做好这两个关键,才能奠定空间结构的强国之路。

学术论坛上,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院长欧阳元文介绍了铝合金结构建筑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结构的发展历程,并展示了全球优秀的铝合金结构建筑,引申出国内铝合金结构建筑发展的历程。他结合上海G60科创云廊等项目讨论铝合金结构在设计、制造及施工技术上的创新,以及目前铝合金结构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丁洁民介绍了铝合金结构不同的结构体系,以及不同的节点形式和应用情况,并分享了上海崇明国家体育训练中心、海花岛奇珍馆两个实体工程案例。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亚明讲述了铝合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思考,从铝合金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结构形式,来思考目前铝合金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国华介绍了轻合金在生活、工业和工程上的发展与应用,并分享了目前轻合金研究的相关成果。同济大学教授张其林介绍了铝合金技术标准修编进展,包括工作进度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同时介绍了铝合金结构相关技术内容、工程应用案例等内容,并对未来铝合金结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会上,还举行了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成立仪式以及《上海铝结构》刊物发布仪式。上海市民政局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处处长方文进宣读了研究院成立的批文,十二位嘉宾上台为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的成立共同启动洒金仪式。作为国内首个铝合金结构专项研究平台,该研究院将为铝合金结构提供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支持,并将致力于基础材料、结构性能、系统集成、建筑与表皮、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防火保护、健康监测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等方面的研究。

据悉,《上海铝结构》刊物由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主办,是国内第一本铝合金结构类期刊。现场10位嘉宾共同上台见证并启动《上海铝结构》刊物发布。

会场外,由组委会精心组织策划的铝结构建筑成就展吸引了不少与会者驻足参观,展览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呈现精彩的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多种展示手段和元素,分为“从铝到铝结 构的演变”“铝结构建筑成就”“应用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就”等四个主题篇章,全面展示中国22年以来铝结构建筑的飞速发展和技术创新。

论坛结束后,全体专家学者还来到G60科创云廊项目工地参观。G60科创云廊项目由临港松江高科技城投资兴建,国际著名建筑师拉斐尔·维诺里概念创意,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建筑创作及结构设计,上海通正铝合金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该超级项目提供了全套技术及产品。科创云廊为铝合金单层自由曲面网壳,总长度约1.5公里,宽度为130米,高度为100米,屋盖采用树杈柱支撑在11栋高80米的主楼楼顶。屋盖设置了一体化太阳能板,为大楼提供清洁能源,并设置了数以万计的LED灯,为城市提供景观灯光。据主办方介绍,云廊屋顶堪称全球尺度最大、高度最高、设计与施工难度最复杂的大跨度铝合金网壳结构超级工程。目前该项目“云之雏形”已显现。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桂康表示,临港松江科技城的G60科创云廊是铝合金结构应用的代表作品,已经成为G60科创云廊上的一大新亮点,该项目也将成为上海城市的新地标。 (记者 吴真平)

与会者在G60科创云廊参观

2019-11-11 吴真平 分享行业前沿科技 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482.html 1 3 铝合金结构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enpproperty-->